何处桃花源,超然欲高举。
永怀尘外游,遐契烟中侣。
时从清夜阑,默探元化祖。
寻幽得佳胜,将期结茅宇。
任公五十犗,朅来向江渚。
投竿鱼不食,归兴浩莫禦。
遥岑下落日,薄云阁清雨。
扬舲吴淞滨,褰裳采芳杜。
长歌去英淑,未卜重晤语。
相期会有时,散发卧云屿。
何处桃花源,超然欲高举。
永怀尘外游,遐契烟中侣。
时从清夜阑,默探元化祖。
寻幽得佳胜,将期结茅宇。
任公五十犗,朅来向江渚。
投竿鱼不食,归兴浩莫禦。
遥岑下落日,薄云阁清雨。
扬舲吴淞滨,褰裳采芳杜。
长歌去英淑,未卜重晤语。
相期会有时,散发卧云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向往自然隐逸生活的画面。诗人寻找桃花源般的理想之地,希望能远离尘嚣,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畅游天地之间。夜晚清静时分,他深入探索自然的奥秘,期待在幽美的环境中建造自己的居所。
诗人以任公子垂钓江渚的典故自比,表达对渔隐生活的向往,但鱼儿不食钩,让他意识到归隐之心难以抵挡。日落远山,薄云笼罩着清雨,诗人驾舟吴淞江畔,采摘香花,心情豪放而深情。他唱着歌告别美好的人和事,对未来相聚充满期待,虽然不确定何时能再相见,但已决定在云雾缭绕的山岛间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悠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精神追求。
望中璇海波新,泛槎又匝银河转。
金风细袅,龙枝声奏,钧箫秋远。
南极飞仙,夜来催驾,祥光重见。
紫霄承露掌,瑶池荫密,蟠桃秀、螽莲绽。
新栋晴翚凌汉。半凉生、兰檠书卷。
绣裳五色,昆台十二,香深帘卷。
花萼楼高处,连清晓、千秋传宴。
赐长生玉字,鸾回凤舞,下蓬莱殿。
弄香吹粉,记前回酒困。绿露沈沈转花影。
翠帘深,隐隐红雾依人,荷月静,新样双鸾交映。
如今谁念省。短雨长云,曾托琵琶再三问。
最苦绿屏孤,夜久星寒,无处顿、风流心性。
又莫是偷香寄韩郎,到漏泄春风,一枝花信。
鸣韶山下客,多病似吾身。
每想弥天辩,谁为问疾人。
泉清偏照月,松瘦不知春。
未遂寻高论,相遥一水滨。
佳人月下翠成行,团铺高张碗舞忙。
想见风情杜书记,暗中挥泪忆钱塘。
一老东家唤不应,当年膴仕正承平。
何人诵得科灯判,莫向膏脂上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