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山中出,方知有路通。
磨盘转圆曲,蚁窟走玲珑。
莎草荒亭绿,山矾古墓红。
陡然临绝涧,俯首瞰长虹。
人自山中出,方知有路通。
磨盘转圆曲,蚁窟走玲珑。
莎草荒亭绿,山矾古墓红。
陡然临绝涧,俯首瞰长虹。
这首清代钦善的《山行(其一)》描绘了山中行走的独特体验。首联“人自山中出,方知有路通”,以生动的场景展现行者从深山中走出,才发现眼前豁然开朗,小径通达,富有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颔联“磨盘转圆曲,蚁窟走玲珑”运用比喻,将山路比作磨盘般弯曲,而蚂蚁窝则小巧精致,如同玲珑剔透的迷宫,形象地描绘了山路的蜿蜒曲折和自然景观的细致入微。
颈联“莎草荒亭绿,山矾古墓红”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变化,莎草覆盖的荒凉亭子透露出一抹绿色,而古老的山矾树映衬着墓地的红色,营造出一种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氛围。
尾联“陡然临绝涧,俯首瞰长虹”以壮丽的景象收束,行者突然来到断崖边,向下俯瞰,只见一道彩虹横跨在深深的涧谷之上,给人以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展现了山行的险峻与奇幻之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山行的旅程中既有自然的奇观,又有历史的沉淀,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问金城方略,数十年来,谁堪称许。
万福威名,草木识淮浦。
西顾天长,中流地重,著此巨鳌柱。
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
老子家声,六韬亲授,渭水归来,非熊非虎。
江汉滔滔,建大将旗鼓。
弧矢开祥,节旄迎渥,勋业纪盟府。
好对芳天,莺花未老,金樽频举。
敢问辽天月,历几亿春秋。
老娥盍相刮目,无一语相酬。
似讶经年间阔,类笑衰翁潦倒,岁岁客他州。
清照五湖阔,倦影一萍浮。任渠侬,琴当户,酒当楼。
人生适意,封君何似橘千头。
月正圆时固好,人欲闲时须早,毋作陇西羞。
多谢锦囊句,椽笔富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