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月正高,下山月已黑。
谢公风流远,抵掌慨陈迹。
楸枰一局笑未阑,捷书喜报收河山。
我今念此几废食,诸公都作新亭泣。
上山月正高,下山月已黑。
谢公风流远,抵掌慨陈迹。
楸枰一局笑未阑,捷书喜报收河山。
我今念此几废食,诸公都作新亭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时所见的月亮变化,以及对历史人物谢公的怀念。"上山月正高,下山月已黑"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光阴交替的意境,而"谢公风流远,抵掌慨陈迹"则是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感慨。"楸枰一局笑未阑,捷书喜报收河山"显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和对战争胜利的喜悦。
然而,最后两句“我今念此几废食,诸公都作新亭泣”却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哀伤的情感。诗人在回忆这些往事时,内心充满了悲凉,甚至影响到了日常饮食,而那些曾经的欢乐场景,如今只剩下遗迹,让人不禁落泪。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孤独与集体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怀旧之情。
入夏桐影圆,童童覆阶戺。
清吹与疏滴,时送纱窗里。
何来白乳流,偏不于柳杞。
污腻绿玉皮,渐渍青丝理。
呼童汲井华,澡雪一为洗。
特生意洒然,不洁去西子。
黄蜂辞条端,白鹤来枝底。
乃知声应间,理固有所以。
既无待凤怀,亦岂因琴毁。
古人有同心,朅忆倪高士。
青郊和以暄,风物近清明。
不禁霜露思,驾言东上陵。
前旌度潞川,后旅背凤城。
予昔青宫时,此路频长征。
忆彼慈云壁,几度题句曾。
林坰故好在,髭须非后生。
沿堤柳已黄,出陇麦未青。
望雪继望雨,东亩迟力耕。
教养虽并要,富庶之未能。
经历始知艰,所志嗟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