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桐影圆,童童覆阶戺。
清吹与疏滴,时送纱窗里。
何来白乳流,偏不于柳杞。
污腻绿玉皮,渐渍青丝理。
呼童汲井华,澡雪一为洗。
特生意洒然,不洁去西子。
黄蜂辞条端,白鹤来枝底。
乃知声应间,理固有所以。
既无待凤怀,亦岂因琴毁。
古人有同心,朅忆倪高士。
入夏桐影圆,童童覆阶戺。
清吹与疏滴,时送纱窗里。
何来白乳流,偏不于柳杞。
污腻绿玉皮,渐渍青丝理。
呼童汲井华,澡雪一为洗。
特生意洒然,不洁去西子。
黄蜂辞条端,白鹤来枝底。
乃知声应间,理固有所以。
既无待凤怀,亦岂因琴毁。
古人有同心,朅忆倪高士。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洗桐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树在夏日的生长状态,以及其果实的形态和色泽,通过“白乳”、“绿玉皮”、“青丝理”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接着,诗人引入了“黄蜂辞条端,白鹤来枝底”的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自然界中不同生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最后,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古人“同心”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崇敬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又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
忆昨游桂林,岩洞甲天下。
奇奇怪怪生,妙不可模写。
玉华东西岩,具体而微者。
神功巧穿凿,石壁生孔罅。
玲珑透风月,宜冬复宜夏。
中有补陀仙,坐断此潇洒。
空山茅苇区,无地可税驾。
举目忽此逢,心骇见希诧。
题诗愧不能,行人亦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