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孤鹤在林间,百事无营只爱闲。
最得意时朝曝背,未忘情处晚看山。
静拈周易从头读,醉把唐诗信手删。
为爱石桥明月色,柴门常是夜深关。
身如孤鹤在林间,百事无营只爱闲。
最得意时朝曝背,未忘情处晚看山。
静拈周易从头读,醉把唐诗信手删。
为爱石桥明月色,柴门常是夜深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开篇“身如孤鹤在林间”即设定了一种独立不群的意境,接着“百事无营只爱闲”则表明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得意时朝曝背,未忘情处晚看山”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密相通的情感。他们在最佳状态下享受阳光的沐浴,与大自然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
“静拈周易从头读”和“醉把唐诗信手删”两句,则展示了诗人的学养与艺术修为。在宁静中研读《周易》,在醉酒之际信手划过唐诗,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文化素养。
末尾“为爱石桥明月色,柴门常是夜深关”两句,以“爱”字承上启下,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以及在夜深时分那份宁静的享受。这里的“石桥”和“柴门”,构成了一个寂寞而又温馨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隐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以及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精神满足。
子今来几时,岁月忽已晚。
今当别我去,道里初不远。
家山霜正浓,马草寒更短。
何以奉亲欢,一笑和气满。
迩来游学士,已见如子罕。
读书要躬行,俗事不厌简。
故乡多老儒,归日正可款。
时能寄馀论,尚足起我懒。
两州多便人,自可数往反。
荒城少往还,居处喜相近。
欣然得一笑,渠敢有不尽。
词源久欲竭,此道或少进。
作气在一鼓,军士况未慭。
凉风动高梧,尘土朝作阵。
临溪惜暂别,溪浅雨复吝。
岂无一言赠,以当百镒赆。
沉绵我未瘳,李君更须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