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儿生长轻江湖,上船下船谁使驱。
江牵百丈沙水涩,岸上风雪兼泥涂。
下循枯苇鹅鸭乱,上控绝壁猿猱呼。
可怜进寸得退尺,挽脚不住头欲扶。
均之两两穷性命,我自有罪非尔辜。
二年学省一不补,天子幸赦怜其愚。
一船放归小如叶,满载岂有海上珠。
琴书之外求长物,去时未有来时无。
尔曹怜我共努力,归路尚远天西隅。
泊船且醉花柳岸,为尔尚肯满眼沽。
群儿生长轻江湖,上船下船谁使驱。
江牵百丈沙水涩,岸上风雪兼泥涂。
下循枯苇鹅鸭乱,上控绝壁猿猱呼。
可怜进寸得退尺,挽脚不住头欲扶。
均之两两穷性命,我自有罪非尔辜。
二年学省一不补,天子幸赦怜其愚。
一船放归小如叶,满载岂有海上珠。
琴书之外求长物,去时未有来时无。
尔曹怜我共努力,归路尚远天西隅。
泊船且醉花柳岸,为尔尚肯满眼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辛勤挽舟图景,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学习的渴望与不易,以及对友人之关心与期许的情感。
"群儿生长轻江湖,上船下船谁使驱。" 这两句刻画了一幅繁忙的挽船场景,人力推舟在波涛中前行,但他们似乎失去了方向和目标,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学习的迷茫与无助。
接下来"江牵百丈沙水涩,岸上风雪兼泥涂。" 描述了挽船之艰难,河流因沙而变得更加险峻,岸边风雪交加,环境恶劣,形象地表达了学习之路的崎岖与困顿。
诗人随后写道:"下循枯苇鹅鸭乱,上控绝壁猿猱呼。" 这里的“枯苇”、“鹅鸭”、“绝壁”、“猿猱”,都是环境险恶的象征,显示了挽船者在这自然力与人力双重困境中的不易。
接着,诗中出现"可怜进寸得退尺,挽脚不住头欲扶。" 这里透露出作者对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有时反而后退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这不断努力却难以突破困境的心理状态。
至于"均之两两穷性命,我自有罪非尔辜。二年学省一不补,天子幸赦怜其愚。" 这部分诗句,作者似乎在自责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成果,同时也表达了对君王恩赐宽恕之感激,这里“天子”指的是宋朝皇帝。
接下来的"一船放归小如叶,满载岂有海上珠。琴书之外求长物,去时未有来时无。" 可以看作是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与渴望,以及对友人之间情谊的珍视。
最后几句"尔曹怜我共努力,归路尚远天西隅。泊船且醉花柳岸,为尔尚肯满眼沽。" 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共同进退之心,以及对未来长途旅程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片段的留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挽舟这一常见民间劳作的描写,展现了知识追求的艰辛、人生路途的曲折以及友情的珍贵。
旧隐即云林,思归日日深。
如今来此地,无复有前心。
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禽。
暮潮檐下过,溅浪湿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