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
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
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
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
寺处唯高僻,云生石枕前。
静吟因得句,独夜不妨禅。
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
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寺庙的僧侣或士人,其生活环境高洁而又偏僻。"云生石枕前"写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生活的和谐共处,云气缭绕于石头之上,这里的“枕”字既形象地表达了静坐禅修的情境,也映照出诗人的内心世界。"静吟因得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宁静中寻找灵感,创作诗歌。
"独夜不妨禅"一句,展示了诗人夜晚独自冥想,不受外界干扰的精神状态。这是一个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寄托的空间。接着,“窗接停猿树”、“岩飞浴鹤泉”,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猿猴在树梢间跳跃,溪水从岩石间流过,洗礼着仙鹤,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之美。
最后,“相思有书札”、“俱倩猎人传”,表达了对远方亲友或同道中人的思念,以及通过书信来保持联系和交流的情感。"俱倩猎人传"一句,意味着这些书信不仅是情感的寄托,也可能包含诗人的心得与智慧,是他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在宁静中寻求心灵寄托的追求。它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致描绘,构建出一个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境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交流和精神连接。
趣以冥感,契以情运。譬彼金兰,坚芳互训。
郢夫寝斤,濠津阙问。孰是超赏,非尔殆蕴。
婉晚闲暑,契阔二方。连镳朔野,齐棹江湘。
冬均其温,夏共其凉。岂伊多露,情深践霜。
神武遐涤,大衢方挥。屠耒晏业,介焉靡违。
闲菀敝径,■弦湛徽。欣彼二仲,与子俱归。
愿言无必,欣慨屡造。尔疾既缨,余忧用老。
搔首匪勤,寔缠中抱。言念佳人,只增心搅。
天道虽缅,福善可期。今唯吾子,久应在兹。
乘理载遂,冲衿自怡。三折既履,五德宜思。
予业弗高,屡羁尘役。勉彼俭勤,忝此坟籍。
识以荣期,颜以厚积。庶凭纳污,伫规三益。
《赠记室羊徽其属疾在外诗》【南北朝·丘渊之】趣以冥感,契以情运。譬彼金兰,坚芳互训。郢夫寝斤,濠津阙问。孰是超赏,非尔殆蕴。婉晚闲暑,契阔二方。连镳朔野,齐棹江湘。冬均其温,夏共其凉。岂伊多露,情深践霜。神武遐涤,大衢方挥。屠耒晏业,介焉靡违。闲菀敝径,■弦湛徽。欣彼二仲,与子俱归。愿言无必,欣慨屡造。尔疾既缨,余忧用老。搔首匪勤,寔缠中抱。言念佳人,只增心搅。天道虽缅,福善可期。今唯吾子,久应在兹。乘理载遂,冲衿自怡。三折既履,五德宜思。予业弗高,屡羁尘役。勉彼俭勤,忝此坟籍。识以荣期,颜以厚积。庶凭纳污,伫规三益。
https://shici.929r.com/shici/Av3hSB3Wa.html
遥望华阳岭,紫霄笼三辰。
琼岩朗璧室,玉润洒灵津。
丹谷挺樛树,季颖奋晖薪。
融飙冲天籁,逸响互相因。
鸾凤翔回仪,虬龙洒飞鳞。
中有冲漠士,耽道玩妙均。
高尚凝玄寂,万物息自宾。
栖峙游方外,超世绝风尘。
翘想晞眇踪,矫步寻若人。
咏啸舍之去,荣丽何足珍。
濯志八解渊,辽朗豁冥神。
研几通长妙,遗觉忽忘身。
居士成有党,顾盻非畴亲。
借问守常徒,何以知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