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儒师道旨,粝食卧中林。
谁识先生事,无身是本心。
空山流水远,故国白云深。
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服儒师道旨,粝食卧中林。
谁识先生事,无身是本心。
空山流水远,故国白云深。
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此诗为唐代诗人姚合所作,名为《哭费拾遗徵君》。在这首七言绝句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费拾遗的怀念之情。
"服儒师道旨,粝食卧中林。" 这两句表明诗人追随儒家的教导,以简朴的生活方式居住于山林之中。这不仅是对费拾遗隐逸生活状态的一种写照,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理想。
"谁识先生事,无身是本心。" 这两句通过设问和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费拾遗虽然已去,但他的精神和思想依旧留在世间,不会消逝。这也暗示着诗人的哀思与怀念。
"空山流水远,故国白云深。"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清幽而又遥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逝者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怀念。
"日夕谁来哭,唯应猿鸟吟。"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到费拾遗墓前哭泣,只有山间的猿鸟为他作响应,这种孤寂的情景强化了诗人的哀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以及独自承担起对先人精神传承的沉重心情。
移来蜡国小黄香。似梅妆。胜梅妆。
月中弄影,嫩色澹鹅黄。
较密更鲜溶腊润,妖冷艳,倚琼枝,立水傍。水傍。
水傍。傲雪霜。抱紫囊。幻行藏。
化作黄姑,好颜色、金缕衣裳。
一段清幽,雅素道家妆。
炼出庚辛丹灶火,金丹就,色吐金丹,满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