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谁生祸,南宜遂不师。
干戈伤耋老,守尉死城陴。
荒泂招魂远,官军请救迟。
弱妻携稚子,嗟尔欲何之。
百越谁生祸,南宜遂不师。
干戈伤耋老,守尉死城陴。
荒泂招魂远,官军请救迟。
弱妻携稚子,嗟尔欲何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吊南宜守尉》,通过悲壮的笔触描绘了战乱中百姓的苦难与守卫者的牺牲。
首句“百越谁生祸”,以疑问的语气提出问题,暗示了战争的起源并非自然,而是人为的纷争,引出对战争根源的深思。接着“南宜遂不师”一句,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即在南宜这个地方,战争爆发,没有军队前来平息,预示了战事的严峻和无助。
“干戈伤耋老,守尉死城陴”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对老人的伤害以及守卫者为国捐躯的英勇。其中,“干戈”代表战争,“耋老”指年迈之人,“守尉”是地方官员,“城陴”则是城墙,这两句通过对比老人的无辜受害和守卫者的英勇牺牲,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不公。
“荒泂招魂远,官军请救迟”则进一步揭示了战乱中的无奈与绝望。荒野中呼唤亡灵的声音遥远,象征着人们对于和平的渴望无法得到回应;而官军请求救援的请求迟迟得不到响应,则反映了战局的紧迫和救援的困难。
最后,“弱妻携稚子,嗟尔欲何之”表达了对战乱中妇女儿童的同情。弱小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孩子,不知何去何从,流露出对战争给无辜民众带来的巨大痛苦和无助感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摧残,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受害者深切的同情。
贵家金屏写生者,竞取纤秾斗高下。
独怜意匠非世情,戏点嘉蔬气萧洒。
琅玕作叶璚瑶根,笔底畦径移西园。
菁华荏苒过雨湿,紫翠历乱凌风翻。
黄花丹缬各未吐,胡蝶蜜峰俱已喧。
南宫宰相白玉堂,挂之素璧生清凉。
谁为灌溉剧抱瓮,我欲采撷盈倾筐。
岂无犀盘象箸大官肉,肥腴不快水雪肠。
对此薄饭每易饱,疏帘欹枕青春长。
齑盬之味安能忘,鸣呼齑盐之味安能忘。
肩舆谢却,旷野独鞭骢马。
县令小家,风似道、桥翁疏野。
笑渠岂解,潇洒念本来,旧面目,无虚假,不在官高下。
当年庾亮,玩月荆州夜。
酾酒向江楼,顾官属、与之同把。
而今遥想,此老兴飘飘,风流尽,堪模写,莫对时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