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难邂逅,龌龊徒为众。
百鸟漫喧啾,何如一孤凤。
与君结兄弟,胸次两空洞。
咫尺每相见,倏为千里梦。
长亭一杯酒,恻恻不忍送。
高人难邂逅,龌龊徒为众。
百鸟漫喧啾,何如一孤凤。
与君结兄弟,胸次两空洞。
咫尺每相见,倏为千里梦。
长亭一杯酒,恻恻不忍送。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其三)》描绘了一幅高洁之士难以相遇,而庸碌之人却充斥世间的画面。"高人难邂逅,龌龊徒为众",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仰慕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接着,诗人以百鸟喧嚣反衬孤凤的清高,"百鸟漫喧啾,何如一孤凤",寓意朋友的独特与卓尔不群。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君结兄弟,胸次两空洞",表明他们志趣相投,心灵相通。然而,尽管近在咫尺,却仿佛远隔千里,"咫尺每相见,倏为千里梦",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
最后,诗人以长亭送别的情景作结,"长亭一杯酒,恻恻不忍送",借酒表达深深的离愁,以及对友人此行的担忧和不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
君家罨画溪,岁晚忽思归。
密雪不献赋,流尘空化衣。
购书藏屋壁,温席奉庭闱。
清世莫招隐,垂天待一飞。
四明狂客一茅屋,敕赐剡川才一曲。
安福诗人李与贤,大书似剡山扉前。
我曾著脚勾践国,奉诏昭陵省松柏。
是时八月欲半头,镜湖不是人间秋。
稽山影落水精阙,荷花露滴波中月。
季真茅屋荒苍苔,古木哀猿啼禹穴。
今君结屋阿那边,疋似剡川若个言。
我到剡川君未到,似和不似然不然。
君不见兴公旧草天台赋,元不曾识天台路。
一俛仰间已再升,何用瘦藤与芒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