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美且仁,独立若为邻。
水净见斜领,愁多宜暮春。
恼公从小惯,西子自来颦。
莫学卢家妇,新妆阅世人。
佳人美且仁,独立若为邻。
水净见斜领,愁多宜暮春。
恼公从小惯,西子自来颦。
莫学卢家妇,新妆阅世人。
这首诗以“赠云愁愁(其一)”为题,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佳人的形象,她不仅外貌美丽,更具备仁德之心,独立自处,仿佛是诗人的近邻。水面上的倒影清晰可见,映衬出佳人斜领的优雅姿态;在多愁善感的季节里,她的愁绪似乎更加深沉,适宜于暮春时节的氛围。
接着,诗人通过“恼公从小惯,西子自来颦”两句,进一步刻画了佳人的性格特点。这里的“公”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暗示着从小时候起,诗人就习惯了与这位佳人相处,而佳人则如同古代美女西施一样,总是眉头紧锁,显示出内心的忧郁和情感的复杂。
最后,“莫学卢家妇,新妆阅世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佳人的独特见解和期望。他劝告读者不要像卢家妇那样,频繁更换新妆以博得世人的关注,而是应该学习佳人那种内在的美和独特的气质,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动,保持真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佳人形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真我价值的肯定,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名儒待诏满公车,才子为郎典石渠。
莲花法藏心悬悟,贝叶经文手自书。
楚词共许胜扬马,梵字何人辨鲁鱼。
故旧相望在三事,愿君莫厌承明庐。
山泉两处晚,花柳一园春。
还持千日醉,共作百年人。
有酒有酒歌且哀,江春例早多早梅。
樱桃桃李相续开,间以木兰之秀香裴回。
东风吹尽南风来,莺声渐涩花摧隤。
四月清和艳残卉,芍药翻红蒲映水。
夏龙痡毒雷雨多,蒲叶离披艳红死。
红艳犹存榴树花,紫苞欲绽高笋牙。
笋牙成竹冒霜雪,榴花落地还销歇。
万古盈亏相逐行,君看夜夜当窗月。
荣落亏盈可奈何,生成未遍霜霰过。
霜霰过兮复奈何,灵芝夐绝荆棘多。
荆棘多兮可奈何,可奈何兮终奈何。
秦皇尧舜俱腐骨,我可奈何兮又进一杯歌复歌。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
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