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柔之》
《赠柔之》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

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róuzhī
táng / yuánzhěn

qióngdōngdàoxiāngguózhèngsuìbiéjīnghuá
hènfēngchényǎnchángkànyuǎnhuā

zhuàngháizhàoyàohóngfěnjiē
jiàyún婿xiāngsuíshìjiā

注释
穷冬:严寒的冬天。
乡国:家乡。
正岁:新年。
京华:京城的繁华。
自恨:自我怨恨。
风尘眼:历经风尘的眼睛,比喻经历世事。
远地花:远方的花朵,比喻遥不可及的美好事物。
碧幢:绿色的军帐,代指过去的荣耀或职位。
照曜:光彩照人。
红粉:美丽的女子。
咨嗟:叹息。
浮云婿:如浮云般漂泊不定的丈夫,比喻行踪不定。
相随:相伴。
即是家:哪里都是家,强调心灵的归宿胜过物质的居所。
翻译
在严寒的冬天回到家乡,正值新年离开京城的繁华。
我怨恨自己历经风尘的眼睛,总是在遥望远方的花朵。
虽然绿色的军帐依旧光彩照人,但美丽的女子不必叹息。
她嫁给了如浮云般的丈夫,只要两人相伴,哪里都是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冬天回到自己的乡土,远离了繁华的京城。她内心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留恋和不舍,但同时也对未来持有一种期待与放手。"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表达了她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而无法真正把握。"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则是对自己过往华丽生活的一种回忆和放下。

然而,诗人的情感转换很快,通过"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对于新生活的期待与接受。这里的“浮云婿”象征着一种自由而不羁的生活状态,她选择了随波逐流,与命运同行,从而找到了一种新的归属感和家庭的定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换,展现了女性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面对生活变迁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适应力。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以道次韵因再和二首

秋林何翅一般香,楚思无穷属野航。
不必再参庞老语,要须先坐接舆狂。
青灯渐向韦编熟,白露初添玉井凉。
久矣荡除人我相,莫疑高尚鄙侯王。

(0)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

海棠曾把比朝眠,妃子妆慵玉镜前。
若似此花颜色好,定教天宝画师传。

(0)

玉照堂观梅二首

绝怜一见一翻新,短直长斜意总真。
绕屋便能云态度,问春谁更雪精神。
栽花十亩犹嫌少,与我多生定是新。
为惜生香怕閒却,折归聊当散花人。

(0)

园中口占二首

荇带荷钱渐满池,吹香隔岸尽荼醾。
潜鱼忽掷金梭起,补足今朝未了诗。

(0)

初闻南湖蛙声成三诗

枵花杨柳傍清明,淡沲风光画不成。
春到此时须急赏,绕堤今夜有蛙声。

(0)

池上木芙蓉欲开述兴二首

芙蓉环望压波明,燕尾舟从绿处撑。
待得花成红沓堕,老夫天地锦纵横。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