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秦庭事已空,萧萧寒气动悲风。
飞霜枉购千金匕,贯日犹悬百丈虹。
公子歌残衣变白,田光死去血流红。
蓟门零落咸阳火,易水年年只向东。
一笑秦庭事已空,萧萧寒气动悲风。
飞霜枉购千金匕,贯日犹悬百丈虹。
公子歌残衣变白,田光死去血流红。
蓟门零落咸阳火,易水年年只向东。
这首《易水怀古》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忆,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悲壮的情感。
“一笑秦庭事已空”,开篇以“一笑”二字,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历史往事的终结,暗含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秦庭”指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的场景,此处以“一笑”形容,既有对荆轲慷慨赴义的敬佩,也隐含对历史悲剧的无奈。
“萧萧寒气动悲风”,紧随其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与前句相呼应,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情感。
“飞霜枉购千金匕,贯日犹悬百丈虹”,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与最终失败的结局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对荆轲英勇行为的赞美与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公子歌残衣变白,田光死去血流红”,这里通过描述荆轲的朋友公子丹和田光的反应,进一步凸显了事件的悲壮色彩。公子丹因荆轲未能成功而悲痛欲绝,衣衫变白;田光为报答知遇之恩,自刎而死,鲜血染红了地面,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对荆轲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蓟门零落咸阳火,易水年年只向东”,最后两句将目光从个人情感转向更广阔的时空背景,通过“蓟门”与“咸阳”的对比,以及“易水”年复一年向东流去的景象,寓意着历史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事迹虽已成过往,但其精神永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不仅再现了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悲壮与遗憾,也寄托了诗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敬和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
朔风剪潞水,卷卷生白花。
舟子不易进,举桨撞水牙。谓言此著■,如以利斧加。
浮木水中居,宁堪穴呀呀。
至人心虚虚,声入浩无涯。
患端日潜伏,在在纷如麻。
辟之舟中水,败没殊不差。
持斧观君竹,潞州舣平沙。
登舟费沉吟,吾言谅无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