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追欢一哄堂,醉归山月已无光。
朝来中酒无人问,卧听春莺不下床。
昨夜追欢一哄堂,醉归山月已无光。
朝来中酒无人问,卧听春莺不下床。
这首明代诗人王弼的诗《次韵答李?之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夜晚宴饮后的场景。首句“昨夜追欢一哄堂”生动地展现了昨晚众人在厅堂中尽情欢乐的热闹气氛,似乎连月亮都被这份欢乐吸引,以至于“醉归山月已无光”。然而,欢乐过后往往是寂寥,清晨醒来,“朝来中酒无人问”,诗人因宿醉而无人关心,孤独感油然而生。
接着,“卧听春莺不下床”这一细节,诗人以春日清晨的莺鸣反衬自己的落寞,即使鸟语花香也无法驱散内心的孤寂。整首诗通过对比夜间的热闹与清晨的冷清,表达了诗人由狂欢到落寞的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绿衫良家子,文鳞宛国驹。
神宇擢秀彩,骏骨蓄英腴。
妙龄从兹启,遐陟迩云初。
迅发逞穷邈,若视无寰区。
婴之尺鞅御,加以寸箠驱。
百年虽瞬息,万里亦须臾。
朝晞若木津,夕秣昆崙虚。
往驾谅可追,至者吾其徒。
勿云视华玩,市里周盘娱。
时去壮齿谢,日暮我马瘏。
终惭作图意,揽此徒永吁。
苕之水,向东流,君家草堂溪水头。
一室小于溪上舟,清风满屋长如秋。
甑中生尘鱼在釜,终日哦诗摇两股。
君不见杜陵草堂花满川,将军立马驻江干。
天吴紫凤补短褐,安用行庖洗玉盘。
良无广厦千万间,乃欲天下寒士俱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