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
尘埋下界三千丈,月在西岩七十峰。
江海几年留老眼,乾坤今日寄微踪。
酒醒无限题诗意,起立层岩看万松。
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
尘埋下界三千丈,月在西岩七十峰。
江海几年留老眼,乾坤今日寄微踪。
酒醒无限题诗意,起立层岩看万松。
这首明代诗人庄昶的《游琅琊寺(其二)》描绘了诗人登临琅琊寺的所见所感。首联“偶上蓬莱第一重,道人今夜宿芙蓉”,以仙境般的蓬莱山和芙蓉峰比喻琅琊寺的高洁清幽,暗示了诗人对这里的向往与留连。“尘埋下界三千丈”运用夸张手法,形容俗世的纷扰被隔绝于山下,突显出寺庙的超凡脱俗。“月在西岩七十峰”则描绘了夜晚月色洒满山岩的宁静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颈联“江海几年留老眼,乾坤今日寄微踪”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在此地找到心灵归宿的欣慰。“酒醒无限题诗意”写诗人借酒浇愁后,灵感涌现,诗兴大发。“起立层岩看万松”则通过描绘四周万松挺立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致,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游历琅琊寺时的心境变化,既有对尘世的疏离,又有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长相思,相思者谁?自从送上马,夜夜愁空帏。
晓窥玉镜双蛾眉,怨君却是怜君时。
湖水浸秋藕花白,伤心落日鸳鸯飞。
为君种取女萝草,寒藤长过青松枝。
为君护取珊瑚枕,啼痕灭尽生网丝。
人生有情甘白首,何乃不得长相随。
潇潇风雨,喔喔鸣鸡。相思者谁?梦寐见之。
武陵溪上看,睹阆苑瑶台,应是花绽。风流世间罕。
喷清香鲜异,紫芝相间。东君不管。
更别有、长春手段。
向无为树上芬芳,光彩日常呈现。堪献。
玄元根本,锦绣枝梢,是谁亲见。何方贵显。
金莲会,任舒展。
这天生雅艳,一种琼英,只许神仙作伴。
若诸人,采得归来,玉京赏玩。
门外好山千万重,翠涛百顷罗云松。
细水幽回杂花远,三径修竹来秋风。
灵籁泠泠动清操,世外红尘飞不到。
白月流光抱石台,高人潇爽长吟啸。
起居閒閒趣有馀,看山看水还看书。
木瓢满酌示真率,不知轩冕为何如?
太华终南青未了,北山移文为谁道?
君不见孤竹夷齐久寂寥,首阳薇蕨今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