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边绕架书千卷,壁上梅花水一瓢。
世事尽从忙里过,年华空向静中消。
山云宿雨笼残日,汀草浮香满小桥。
对此不须惆怅去,野人今已悟吹箫。
吟边绕架书千卷,壁上梅花水一瓢。
世事尽从忙里过,年华空向静中消。
山云宿雨笼残日,汀草浮香满小桥。
对此不须惆怅去,野人今已悟吹箫。
这首诗以宋代僧人释斯植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寓居书斋的生活情境和内心感悟。首句“吟边绕架书千卷”,描绘了诗人沉浸在书海中的场景,显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对知识的热爱。次句“壁上梅花水一瓢”,则借物寓意,以壁上的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而水瓢则暗示淡泊的生活态度。
“世事尽从忙里过,年华空向静中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忙碌的俗世事务往往在匆忙中流逝,而真正的时光却在静谧中悄然消逝。接下来,“山云宿雨笼残日,汀草浮香满小桥”,通过描绘山间景色,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小桥流水,花草香气,构成了一幅淡雅的画面。
最后两句“对此不须惆怅去,野人今已悟吹箫”,诗人表示面对这样的生活境况,无需感到忧郁,他已经领悟到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生活真谛,就像隐士吹箫那样悠然自得。整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先生德政殊清明,斯堂故以景苏名。
可怜向苦糟曲厄,东撑西柱悬河倾。
一从公来忽嗟叹,不日云斤还旧观。
败栋宅鼠壁篆蜗,涌翠流光复辉焕。
坐想岷峨远山碧,先生已矣遗陈迹。
华阳三十六篇诗,今日拂尘炯全璧。
自来苏李两名家,斯堂二贤愈光华。
看公了却此县债,步武先生云路快。
别驾寄我新诗章,赏花须赏花中王。
我诵此诗欲大叫,山川灵气未始亡。
忆昔少年健如虎,两脚不住寻奇芳。
何曾著眼看桃李,天台洞口呼刘郎。
痴儿騃女意自得,不肯随我超凡常。
嵩山洛浦忽入梦,秦人汉士俱堂堂。
仰天大笑不复道,朱宫紫府森开张。
是时青春二三月,姚家一树真黄裳。
其馀牛家魏家种,千红万碧罗新妆。
论花固是花中杰,论人亦是人中祥。
不觉我醉花亦醉,不觉花香人亦香。
气高已压玉笥缀,骨硬肯羡金钗行。
授我以元君之云篆,沃我以王母之霞觞。
当时跳出生死窟,自此踏倒名利场。
怀洞庭兮悲潇湘,吟清风兮咏沧浪。
仙人击节相属和,贱子起舞尤颠狂。
历聘二十八列宿,遍谒三千六上皇。
东风未断薰风起,江北吹落江南藏。
天葩何年到此土,形貌虽减神犹昌。
濂溪先生誇富贵,东坡老子怜忠良。
不如煎酥煮面吃,大胜三碗搜枯肠。
《潘别驾寄牡丹歌次韵》【宋·汪莘】别驾寄我新诗章,赏花须赏花中王。我诵此诗欲大叫,山川灵气未始亡。忆昔少年健如虎,两脚不住寻奇芳。何曾著眼看桃李,天台洞口呼刘郎。痴儿騃女意自得,不肯随我超凡常。嵩山洛浦忽入梦,秦人汉士俱堂堂。仰天大笑不复道,朱宫紫府森开张。是时青春二三月,姚家一树真黄裳。其馀牛家魏家种,千红万碧罗新妆。论花固是花中杰,论人亦是人中祥。不觉我醉花亦醉,不觉花香人亦香。气高已压玉笥缀,骨硬肯羡金钗行。授我以元君之云篆,沃我以王母之霞觞。当时跳出生死窟,自此踏倒名利场。怀洞庭兮悲潇湘,吟清风兮咏沧浪。仙人击节相属和,贱子起舞尤颠狂。历聘二十八列宿,遍谒三千六上皇。东风未断薰风起,江北吹落江南藏。天葩何年到此土,形貌虽减神犹昌。濂溪先生誇富贵,东坡老子怜忠良。不如煎酥煮面吃,大胜三碗搜枯肠。
https://shici.929r.com/shici/NIBdK2W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