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侍亲劳监游雪峰》
《侍亲劳监游雪峰》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一水横桥碧作弯,两山排闼翠成环。

寺居野色烟光外,春在人情物意间。

点检花稍香浅浅,摩娑苔刻字斑斑。

门前车马空来去,云自无心鸟自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qīnláojiānyóuxuěfēng
sòng / céngbǎi

shuǐhéngqiáozuòwānliǎngshānpáichénghuán

yānguāngwàichūnzàirénqíngjiān

diǎnjiǎnhuāshāoxiāngqiǎnqiǎnsuōtáibānbān

ménqiánchēkōngláiyúnxīnniǎohái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寺庙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情感体验。

“一水横桥碧作弯,两山排闼翠成环。” 这两句以清新隽永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水抱寺庙、山环桥梁的画面。其中,“一水”指的是横贯全景的一条河流,它在碧绿中蜿蜒曲折,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弧线;“两山排闼翠成环”则形象地描绘了两座山峰像城门一样耸立,它们以青翠的色彩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形成的圆圈。

接着,“寺居野色烟光外,春在人情物意间。”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生活和春天美好的感受。寺庙位于山野之中,远离尘世,这里的“野色”是指那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颜色,而“烟光外”则意味着超脱于平凡世界之外。诗人觉得春天不仅存在于自然界,更深植于人们的情感和物象中。

“点检花稍香浅浅,摩娑苔刻字斑斑。”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细心观察花朵的行为,以及对古树上苔藓生长及刻有文字的欣赏。其中,“点检”意味着细致地检查,“花稍香浅浅”表现出诗人对花香的感受是淡雅而不张扬;“摩娑苔刻字斑斑”则描绘了古树上的苔藓生长和自然形成的文字纹理,展现了时间的痕迹。

最后,“门前车马空来去,云自无心鸟自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门前的宁静景象的感受。尽管外界有车马穿梭,但在这里一切显得平和而淡定;“云自无心”意味着云彩随风飘散,无所挂念,“鸟自还”则是描绘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似乎都在诉说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寺庙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涿郡览古·其三

为政穷经事岂分,千秋名教系君臣。

昌言抗董知谁氏,闻是当年绛帐人。

(0)

文徵明林径微吟图即用其韵

江落林疏山复空,移情何必海天东。

抱琴童子聊迟步,閒止幽怀自忖中。

(0)

新春万寿山即景杂咏·其一

外藩曲宴尚馀閒,乘兴因之万寿山。

底识阳和旋转处,梅心柳眼动相关。

(0)

新正小宴外藩·其二

春园节物始妍和,綵服华茵嘉客多。

桂核兰湘方授几,花云藕树未分科。

毋俾底藉宾筵什,易解教翻牧马歌。

远使堪嘉知悔过,也令预宴沐恩波。

(0)

热河启跸还京之作

岩馆云庄旬月稽,顺时行庆每折折。

新徕旧附沾恩遍,后舞前歌振旅齐。

列巘诗情寄馀兴,小春鞭影促归蹄。

仆人单冷还堪廑,野渡驱车有冻澌。

(0)

竹炉精舍

蟹眼鱼眼声潺潺,荈芽小试萧晨间。

筌蹄已忘悟秋水,伯仲之间见惠山。

气霁波披古铜镜,云开峰矗青玉鬟。

忽忆明春听松处,遐心早至梁溪湾。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