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录别·其一》
《录别·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悠悠念往路,离别从此长。

何以酬明德,携手归故乡。

良时不须臾,且复各盈觞。

仰视日月驰,千载互相望。

浮云难独留,游子暮彷徨。

绸缪踰皓首,风波忽一方。

(0)
鉴赏

这首诗《录别(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期盼。

首句“悠悠念往路,离别从此长”开篇即道出了离别后思念之情的悠长,预示着两人之间的距离将变得遥远。接着,“何以酬明德,携手归故乡”表达了对对方品德的敬重以及渴望再次相聚的愿望,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与期待。

“良时不须臾,且复各盈觞”则在感叹时光易逝的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应珍惜当下,举杯共饮,以此来寄托彼此的情感。接下来,“仰视日月驰,千载互相望”进一步深化了时间的流逝感,同时表达了跨越千年时空的相望,寓意深厚,情感真挚。

“浮云难独留,游子暮彷徨”描绘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迷茫,与前文的相聚愿望形成对比,增加了离别的哀愁。最后,“绸缪踰皓首,风波忽一方”以年老与世事变迁为背景,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相聚的渴望,情感丰富,意味深长。

整体而言,《录别(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远的哲思,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憧憬,是李攀龙笔下深情而富有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裕性轩咏玉兰·其一

一树当庭万玉蕤,春风别馆及芳时。

色香两字无馀净,绨几凭参性所宜。

(0)

惜松歌

两年不到万松寺,晓春乘兴今来偶。

盘龙踞虎纵好在,郁翠流腴较昔丑。

僧云去岁即生蠹,所以苍株半枯朽。

佛泯生灭付不知,山无爱憎谁任咎。

咄哉成形坏亦随,荣誉已当毁应受。

不然山灵厌客来,示尽枯禅以寂守。

木必先腐虫生之,疑增讵在碎玉斗。

植中寿客乃如斯,不如斯者今知否。

(0)

停舟沙渚旁,入夕水风凉。

我纵安深户,人多蔽薄裳。

耽书心不厌,属咏夜犹长。

开牖时閒看,金波万顷光。

(0)

玉鸽

蜀岭春花状,蓝田瑞物呈。

传书堪并雁,入画欲欺莺。

双翼如方翥,圆喉未易鸣。

灵禽称善合,妙义示恒贞。

(0)

新月

中秋初度月,近塞此回看。

恰好生银汉,依然映玉栏。

入怀真是洁,盈手不妨寒。

讵肯孤佳景,留攀桂树团。

(0)

风蝶令

瘦影人如梦,寒钟月在楼。西风撕弄小银钩。

犹道隔廊、屧响误回头。湿玉怜红箸,轻珠泥翠喉。

短弦掩抑不胜愁。却向众中、佯笑眼波流。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