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炉寒无灰,相对空四壁。
岂无可热者,此事不惯炙。
地炉寒无灰,相对空四壁。
岂无可热者,此事不惯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炉火旁的寂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地炉寒无灰”,点明了地点与环境——一个寒冷的冬夜,地炉中已无余温,炉灰也已冷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炉子虽在,却失去了温暖人心的力量,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
接着,“相对空四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炉火与人相对,但四周却是空荡荡的墙壁,没有其他事物相伴,只有寂静与空旷。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空旷,更寓意着心灵上的孤独与寂寞。
“岂无可热者,此事不惯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温暖的渴望与无奈。在这样的环境中,难道就没有可以带来温暖的事物吗?答案是有的,但诗人似乎对此感到不习惯,或者说,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寒冷与孤独,难以再适应新的温暖。这句话蕴含了对现状的接受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炉火为线索,通过对环境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夜的寒冷与人的孤独感,以及在困境中寻求温暖的普遍人性。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百岁自逆旅,微官更周流。
应知归来乐,不减万户侯。
渊明一县尹,折腰憎督邮。
松菊绕东篱,田园事西畴。
素琴酌樽酒,稚子相献酬。
朱侯青云士,颇复有此不。
方为功名驱,乃与贤达侔。
筑堂寄閒暇,笑谈指林丘。
蕉黄间荔丹,蚝山荐新篘。
嗟我实何人,市朝亦淹留。
因君动佳兴,拟作汗漫游。
安得二顷田,可卧百尺楼。
巍巍舜治浃嘉生,宴俎丰年万宝成。
禁幄云深开晓色,上林风迥起秋声。
威加鼍鼓雷霆转,喜动龙旂日月明。
应手神珠看电击,旄头消尽铁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