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自逆旅,微官更周流。
应知归来乐,不减万户侯。
渊明一县尹,折腰憎督邮。
松菊绕东篱,田园事西畴。
素琴酌樽酒,稚子相献酬。
朱侯青云士,颇复有此不。
方为功名驱,乃与贤达侔。
筑堂寄閒暇,笑谈指林丘。
蕉黄间荔丹,蚝山荐新篘。
嗟我实何人,市朝亦淹留。
因君动佳兴,拟作汗漫游。
安得二顷田,可卧百尺楼。
百岁自逆旅,微官更周流。
应知归来乐,不减万户侯。
渊明一县尹,折腰憎督邮。
松菊绕东篱,田园事西畴。
素琴酌樽酒,稚子相献酬。
朱侯青云士,颇复有此不。
方为功名驱,乃与贤达侔。
筑堂寄閒暇,笑谈指林丘。
蕉黄间荔丹,蚝山荐新篘。
嗟我实何人,市朝亦淹留。
因君动佳兴,拟作汗漫游。
安得二顷田,可卧百尺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归乐堂》,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首句“百岁自逆旅,微官更周流”揭示了诗人一生漂泊,担任小官的经历。接着,“应知归来乐,不减万户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期待,认为其乐趣不亚于高官厚禄。
诗人以陶渊明自比,提到他虽为一县之尹,却厌恶督邮的苛责,暗示自己对官场束缚的反感。接下来描述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如松菊相伴,耕作自足,饮酒弹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朱侯青云士,颇复有此不”暗指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未必能体验到这样的宁静与快乐,而诗人却选择与贤达相等的自由生活。他计划在闲暇时筑堂以寄托情感,笑谈间指点着周围的山水。
诗中还描绘了丰富的田园景色,如蕉黄荔丹,新酿的美酒,展现了归隐生活的惬意。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尘世已久,希望能像古人那样过上悠闲的田园生活,拥有大片土地和高楼。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官场与田园,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深深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