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二》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君归岭北初逢雪,我亦江南五见春。

寄语风流王武子,三人俱是识山人。

(0)
注释
君:你。
归:返回。
岭北:北方的山岭。
初:初次。
逢:遇见。
雪:雪。
我:我。
亦:也。
江南:江南地区。
五见:五次看到。
春:春天。
寄语:托付话语。
风流:潇洒、有才华。
王武子:指代某位名叫王武子的人物。
三人:我们三个。
俱:都。
识山人:懂得欣赏山水的人。
翻译
你回到岭北初次遇见雪,我在江南已经第五次见到春天。
我托付给潇洒的王武子,我们三个都是懂得欣赏山水之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友人相逢之美好时光的诗句。开篇“君归岭北初逢雪”与“我亦江南五见春”两句,通过对比衬托,勾勒出两个不同景象的美丽画面。一方面是“岭北”的初冬雪景,另一方面则是“江南”的多次春光,这种对比不仅映射了自然界的万千变化,也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不同经历与感受。

紧接着,“寄语风流王武子”一句,则引出了诗中的人物关系,表明诗人通过这番景致,不仅是在描绘自然,更是想要传达给特定的人——“风流王武子”某种情感或信息。这里的“风流”形容词,用来赞美王武子的为人或文学艺术,可见苏轼对其推崇之情。

最后,“三人俱是识山人”一句,则扩展了诗中的交际圈,表明包括诗人、王武子以及另一位不明身份的人在内的“三人”,都有着共同的品味和兴趣,即欣赏并理解大自然之美,这里特指“识山”。这不仅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情感纽带,也突显了自然景观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

整体而言,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际关系的点缀,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欣赏。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村舍杂兴五首·其二

坚卧非由病,端居不是斋。

世情元自薄,人事固多乖。

晨饭炊稊米,宵行点豆䕸。

昔人言可用,第一忌安排。

(0)

自笑

三间茅屋寄沧浪,鸟出樊笼马脱缰。

滟滟陂塘秧水满,阴阴门巷麦风凉。

蔬盘旋采溪毛滑,篷艇新编露箬香。

捐尽浮名方自喜,一生枉是伴人忙。

(0)

老叹

步迟腰伛偻,面瘦骨峥嵘。

贫病消前业,耕樵乐太平。

有歌悲易水,无酒醉湖城。

何许容身得,门前钓艇横。

(0)

岁晚

岁晚霜风正怒号,荒村败屋拥藜蒿。

穷犹可勉圣贤事,老岂遽忘铅椠劳。

从宦虽如棋已决,治经窃比茧初缫。

闭门养气渊源在,未敢摧伤学楚骚。

(0)

东村

信脚村墟路,归来日未西。

波清鱼队密,风小鹊巢低。

白水初平岸,青芜亦遍犁。

市垆多美酒,饮具不须赍。

(0)

五鼓送客出城马上作

夜漏馀十刻,凉飔如九秋。

滩声聒酒醒,月色照人愁。

落魄悲孤宦,龙钟怯远游。

此生那可料,六岁剑南州。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