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九锁山.大涤洞天》
《游九锁山.大涤洞天》全文
宋 / 林景熙   形式: 古风

九锁绝人寰,一嶂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著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帝敕守六丁,山夔孰敢侮。

白昼中冥冥,游者必持炬。

或绚若霞敷,或蹙若波诡。

或竖若旌幢,或悬若钟鼓。

或虎而爪踞,或凤而翅舞。

异状纷献酬,清音起击拊。

不知金堂仙,恍惚在何许。

褰衣下侧径,层岚结琼乳。

径极罅转深,幽潭蓄风雨。

劣容童竖入,恐触蛟龙怒。

凛乎不可留,长啸出岩户。

(0)
注释
绝:隔绝。
嶂:高峻的山峰。
开辟:宇宙形成之初。
洞天:神话中的仙境。
神斧:比喻自然之力。
六丁:古代神话中的星宿神将。
夔:传说中的兽,一足。
冥冥:昏暗不明。
炬:火把。
霞敷:如霞光般灿烂。
蹙:收缩、聚集。
旌幢:古代旗帜。
钟鼓:古代乐器。
蛟龙:传说中的龙,尤指水龙。
岩户:岩石的入口。
翻译
九重锁链封锁人间,一座山峰直插天柱。
自开天辟地以来,这里就藏着古老的洞天福地。
奇形怪石姿态万千,显然并非人力所为。
天帝命令六丁神将守护,山中的夔龙谁还敢轻侮。
即使在白天,也需手持火把,因为光线昏暗。
有的石头如云霞般绚丽,有的像波浪般奇特。
有的像旗帜飘扬,有的像钟鼓悬挂。
有的石头像猛虎张牙舞爪,有的像凤凰展翅飞翔。
形态各异的石头仿佛在献礼,清脆的声音如同击鼓抚琴。
那金碧辉煌的仙殿,仿佛虚无缥缈,不知何处。
提起衣角,沿着小路下行,层层山岚凝结成洁白的乳汁。
小径尽头缝隙更深,幽深的潭水隐藏风雨。
连小孩也不敢轻易进入,怕惊动蛟龙发怒。
这里令人敬畏,不敢久留,只能长啸一声离开岩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游九锁山.大涤洞天》,描绘了九锁山及其大涤洞天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首句“九锁绝人寰,一嶂耸天柱”展现了山势的险峻和超凡脱俗之感。接下来,诗人赞美了洞天自古以来的古老与神奇,奇石形态各异,仿佛非人力所为,暗示着自然的鬼斧神工。

“帝敕守六丁,山夔孰敢侮”暗指洞天受到神灵守护,增添了神秘色彩。进入洞内,光线昏暗,游人需手持火把,景色变幻莫测,如霞光斑斓、波涛汹涌,又如旗帜飘扬、钟鼓悬挂,形象生动。动物形状的石头也各具特色,仿佛在向游人展示异彩纷呈的酬答。

诗人想象金堂仙人可能隐匿其中,但并未直接显现,反而引导读者深入探索。沿途景色愈发幽深,有如仙境,令人敬畏。最后,诗人因担心惊动潜藏的蛟龙,不敢久留,只能长啸而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秘洞天的向往之情。

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九锁山的奇特景观,富有想象力和神秘感,体现了宋诗的山水诗风。

作者介绍

林景熙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游洪福寺

清晨戒童仆,匹马出皇州。

欲探逍遥趣,因成烂漫游。

藤萝回昼暝,云雨送春愁。

傍近绯桃坞,寻春亦少留。

(0)

雪后

万里屯云一夜收,天街累日未通牛。

峨峨正觉严冰起,㶁㶁还同涧水流。

色变荒郊迎日媚,气蒸黄壤逼春浮。

农家不用藏乾面,相与新年饱麦麰。

(0)

送传正之官礼部

妙道微言早自知,钧衡何事器君迟。

连墙并屋相从久,耸壑昂霄此去宜。

画省含香脩故事,云台呼仗请私仪。

想君清直家风在,好为朝廷作伯夷。

(0)

故县遇风二首·其一

狂风奔屋似輣车,旅枕清寒一倍加。

半夜雨声收拾尽,晓来飞雪不成花。

(0)

城上乔木

城上苍虬困不醒,春阳己半未回青。

只应一夜新雷震,渐放繁枝拥日星。

(0)

成化县二首·其一

化成真化出,绝险起朱栏。

直下临无处,江城一掬看。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