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泊旴?》
《晚泊旴?》全文
唐 / 喻坦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广苇夹深流,萧萧到海秋。

宿船横月浦,惊鸟绕霜洲。

云湿淮南树,笳清泗水楼。

徒悬乡国思,羁迹尚东游。

(0)
翻译
广阔的芦苇丛夹杂在深深的水流中,秋风吹过发出萧瑟的声音直到海边。
夜晚,停泊的船只横卧在月光映照的水边,惊飞的鸟儿环绕着结霜的洲渚飞翔。
云雾打湿了淮河两岸的树木,胡笳声在泗水之滨的楼阁中显得格外清冷。
我空怀对家乡的思念,但羁旅的脚步依然向东游走。
注释
广苇:大片的芦苇。
深流:深深的水流。
萧萧: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海秋:秋天的海边。
宿船:过夜的船只。
月浦:月光照亮的水边。
惊鸟:受惊的鸟儿。
霜洲:结霜的陆地。
云湿:云雾湿润。
淮南树:淮河两岸的树木。
笳清:胡笳声清冷。
泗水楼:泗水边的楼阁。
徒悬:空怀。
乡国思:对家乡的思念。
羁迹:羁旅的踪迹。
东游:向东游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秋夜停舟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广苇夹深流,萧萧到海秋",通过对水边芦苇的细致描写,以及风声的渲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氛。接下来的"宿船横月浦,惊鸟绕霜洲"则是旅人在夜晚停泊于一处开阔的水域之中,月光洒满舟侧,偶有惊起的鸟儿围绕着覆盖着霜的沙洲飞翔,这些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诗人通过"云湿淮南树,笳清泗水楼"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夜晚的景色。云雾缠绕在南方的树木之上,而远处传来了悠扬的箫声,它穿越着清澈的泗水和高耸的楼阁,让人感觉到诗人对这宁静夜色的深切感受。

最后两句"徒悬乡国思,羁迹尚东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怀念。旅途中的寂寞,使得诗人无法割舍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而脚下的路痕依旧指向着他未完成的东方之行。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摹,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于归属与旅行之间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语言平和而又不失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喻坦之
朝代:唐

喻坦之,晚唐诗人,名列“咸通十哲”。唐懿宗咸通年间屡试不中,后久居长安,与建州刺史李频为友,今存诗十八首。
猜你喜欢

和胡学士冬至后六日游牛首佛窟寺·其一

松下禅扉昼不关,垂萝应许世人攀。

黄龙说法诸天在,白马驮经几日还。

近户泉声晴雪后,隔林僧影夕阳间。

宁须久住烟霞乐,暂得寻幽即是閒。

(0)

除夜

风雪送残腊,春生除夜深。

往来宁少间,消长自相寻。

无术遣贫病,有怀观古今。

灯前儿女乐,应未识予心。

(0)

山斋杂咏·其一白云

幽谷吐灵气,清明凝上浮。

遥升群峰顶,薄空蔼悠悠。

映日光且洁,因风捲欲收。

无心自摇曳,寓迹宁滞留。

怡我静者妙,聊用忘馀忧。

(0)

题黄典籍东州野堂图

东州州上野堂幽,卷幔湖山翠欲流。

京国到来乡思远,白云黄叶梦中秋。

(0)

雪中作

冻结冰壶一样奇,银河冰剪玉花飞。

山中自是迷樵径,水际应难认钓矶。

道路有尘俱皎洁,园林无树不芳菲。

骑驴且莫寻梅看,醉卧村翁正掩扉。

(0)

宁乡夜雪

雪敲庭竹韵萧萧,衾铁生寒转寂寥。

蜀道难行山更险,乡关无信地应遥。

旅怀浑似乌惊月,世事还如鹿覆蕉。

莫把青铜临晓看,朱颜今夜半成凋。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