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吐灵气,清明凝上浮。
遥升群峰顶,薄空蔼悠悠。
映日光且洁,因风捲欲收。
无心自摇曳,寓迹宁滞留。
怡我静者妙,聊用忘馀忧。
幽谷吐灵气,清明凝上浮。
遥升群峰顶,薄空蔼悠悠。
映日光且洁,因风捲欲收。
无心自摇曳,寓迹宁滞留。
怡我静者妙,聊用忘馀忧。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白云的动态与静态之美,以及它对诗人内心的影响。首句“幽谷吐灵气,清明凝上浮”以“幽谷”为背景,通过“灵气”和“清明”描绘出一种清幽而纯净的氛围,接着“凝上浮”将这种氛围上升到空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遥升群峰顶,薄空蔼悠悠”进一步展现了白云的飘渺与自由,它仿佛在群峰之巅缓缓升起,弥漫在空中,给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印象。“映日光且洁,因风捲欲收”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和风的作用,表现了白云的洁白与灵动,既有静态的美,又有动态的韵律感。
“无心自摇曳,寓迹宁滞留”则是对白云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生动描绘,它随风摇曳,却无处停留,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怡我静者妙,聊用忘馀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欣赏白云的景象,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暂时忘却了生活中的忧虑,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云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心境。
朝日照高檐,夜霜犹在瓦。
纤纤墙边柳,春色已可把。
残年能几何,奔驶剧湍泻。
虽无功名求,衰暮亦悲咤。
出门问徐子,两计决取舍。
为当勉自修,汲汲不可暇。
为当饮美酒,送老在杯斝。
子当指我途,我即策其马。
但我懒拙姿,终非服勤者。
吾居最易足,容膝便有馀。
平生一亩宫,游宦乖所图。
谪官求便安,僦舍柯山隅。
洒扫勤汝力,真成野人居。
栖鸿媚夜渚,待旦志在涂。
栖迟聊复尔,本不计忧娱。
惟此东窗下,可以陈图书。
三酌便陶然,何者为吾庐。
青芜满古城,白日照大泽。
街荒鸡犬闹,市远喧閧寂。
中有腾腾者,淮阳四年客。
坐偷太仓粟,稳睡而饱食。
平生愿陈力,衰老困逼迫。
何曾一可意,但有百无益。
偷安浅夫志,苟且志士惜。
穷通有天理,誓不安苟得。
朱阳方肇序,春去无辙迹。
怅此复几时,抚事三叹息。
升危蹑石梯,已觉毛骨异。
玄龛剖山腹,六月霜雪至。
佛台磨青瑶,绀滑不留水。
巍巍数天人,苍玉刻冠佩。
老僧拂高崖,上有昔人字。
国都已萧瑟,山泽隐遗事。
西轩俯空阔,昼夜纳苍翠。
卜筑莫后时,林中有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