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香雪散千株,昨夜师雄梦到无。
最恨盈盈一水隔,美人空自握明珠。
谁将香雪散千株,昨夜师雄梦到无。
最恨盈盈一水隔,美人空自握明珠。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遗憾。首句“谁将香雪散千株”,以“香雪”象征着美好与纯洁的事物,散于千株之中,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意境,引人遐想。次句“昨夜师雄梦到无”,借用了典故,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追寻美好却不得的失落感,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情感深度。
接着,“最恨盈盈一水隔”,直抒胸臆,点明了美好事物与追求者之间的距离,如同一水之隔,无法逾越,这种无奈与遗憾的情绪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最后,“美人空自握明珠”,以“美人”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理想,而“明珠”则象征着珍贵与难得,通过“空自握”这一动作,强调了尽管拥有珍贵之物,却无法真正触及或实现,表达了深深的惋惜与不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追寻以及最终未能实现的失落与遗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去年已向爆声残,晓气絪緼雨不寒。
玉佩想闻趋桂殿,彩衣遥祝献椒盘。
千龄这运方更始,一统王春正履端。
不与时光共流转,此心那更觅人安。
灵台净含光,虚室自生白。
缥缈沉水香,瓦篆青幂幂。
何用金狻猊,浮动罗绮席。
缁黄手秉持,儿女衣篝僻。
一从胡尘涨,岱华腥膻隔。
君臣若际会,至治发明德。
普熏遍十方,氤氲本埏埴。
何人学孔祷,鼻观久已塞。
云汉吁嗟堕杳冥,德音雷动走群灵。
天心逢契牺牲祷,田畯先闻黍稷馨。
帘卷西山增爽气,水通南涧漫平汀。
一篇可嗣东坡记,北榭今成喜雨亭。
天公知我亦顽冥,不许山川借宠灵。
何事民谣为膏泽,只因君德荐明馨。
楩楠未厌云迷谷,鸥鹭初便水满汀。
试揽秋光澄北榭,千峰争翠岌岩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