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能害道义当排,深浅还须究竟来。
动静理如双转毂,危微心要两俱灰。
俟之不贰知天矣,逝者如斯叹水哉。
却笑留衣韩十八,羡人明识外形骸。
学能害道义当排,深浅还须究竟来。
动静理如双转毂,危微心要两俱灰。
俟之不贰知天矣,逝者如斯叹水哉。
却笑留衣韩十八,羡人明识外形骸。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名为《读昌黎与孟简书作》。诗中探讨了学习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对事物深入理解的重要性。林希逸以“学能害道义当排”开篇,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排除那些可能损害道德原则的知识或观念。接着,“深浅还须究竟来”表达了深入探究事物本质的必要性。
“动静理如双转毂,危微心要两俱灰”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动静的道理比作转动的车轮,无论动与静都遵循着内在的规律,以此象征事物变化背后的稳定秩序。同时,也暗示了内心应保持平和,不为外物所动。
“俟之不贰知天矣,逝者如斯叹水哉”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认为坚守不变是对天道的理解,而时间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让人不禁为之叹息。
最后,“却笑留衣韩十八,羡人明识外形骸”两句,以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为例,表达了对韩愈深刻洞察事物本质的赞赏,同时也暗含对自身未能达到如此境界的自嘲与羡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林希逸对于学习、道德、时间和事物本质深刻思考的哲学态度,语言精炼,寓意深远。
我思周道兮,适彼镐京。遵逵孔直兮,踖踖其行。
驱车潼华兮,草■罥余。轴限河渭兮,济无津梁。
日衔山兮天欲夜,愁云结兮不成雨。
我心恻兮思故乡,汾亭寂兮汾之阳。
陶唐氏之遗风湣兮其若亡,眷吾徒兮狷或狂。
振还辕兮去京邑,泪涂泥兮道犹涩。
汾亭上兮有六世之遗书,野有田兮汾有鱼,宵续经兮昼狎佃渔。
辟阙里兮薙莱芜,倡弦诵兮开群儒。
神交周孔兮独乐有馀,神交周孔兮独乐有馀。
阖辟乾坤迥,甄陶物象新。
舜弦熏入治,商鼎味还淳。
天贶方垂节,崧高已降神。
清明开造化,精祲下星辰。
谦损祇缝掖,尊严绝缙绅。
怯惟闻己过,勇岂逊师仁。
补衮工夫细,垂裳宠渥频。
热官无倖位,寒士有通津。
水旱犹亲奏,封章要广陈。
栋梁须偃植,海岳待涓尘。
自昔观前辈,于今迈等伦。
调和全玉烛,鼓舞在洪钧。
薄海归洪轴,中原望帝宸。
两宫三圣日,四海一家春。
少倚遐冲折,重看寿域均。
无官酬竹帛,有节拟松筠。
晓日驰中使,流霞出九旻。
敬为丞相寿,恭上太夫人。
盛德宁无种,长年宛似亲。
小人因有母,惭愧器轮囷。
《上左丞相寿二十韵》【宋·许及之】阖辟乾坤迥,甄陶物象新。舜弦熏入治,商鼎味还淳。天贶方垂节,崧高已降神。清明开造化,精祲下星辰。谦损祇缝掖,尊严绝缙绅。怯惟闻己过,勇岂逊师仁。补衮工夫细,垂裳宠渥频。热官无倖位,寒士有通津。水旱犹亲奏,封章要广陈。栋梁须偃植,海岳待涓尘。自昔观前辈,于今迈等伦。调和全玉烛,鼓舞在洪钧。薄海归洪轴,中原望帝宸。两宫三圣日,四海一家春。少倚遐冲折,重看寿域均。无官酬竹帛,有节拟松筠。晓日驰中使,流霞出九旻。敬为丞相寿,恭上太夫人。盛德宁无种,长年宛似亲。小人因有母,惭愧器轮囷。
https://shici.929r.com/shici/naSwlN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