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杭州天竺辨才大师》
《寄杭州天竺辨才大师》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我闻辨才师,解空称第一。

病子得摩顶,其疾顿若失。

救物运真悲,了心非幻术。

声名动寰宇,退身性愈密。

峨峨龙井峰,篁竹不透日。

终朝无来宾,筇枝自横膝。

此道何寥寥,差肩佛摩诘。

无生无不生,一以贯禅律。

安得两羽翰,归飞参丈室。

稽首慕高风,天地相终毕。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的《寄杭州天竺辨才大师》。诗中对辨才大师的修行境界和人格魅力进行了高度赞扬。

首句“我闻辨才师,解空称第一”开篇点题,诗人通过传闻得知辨才大师在解空之学上成就非凡,位居第一。接着“病子得摩顶,其疾顿若失”描述了辨才大师为病人摩顶,疾病瞬间消失的情景,以此表现大师慈悲济世的精神。

“救物运真悲,了心非幻术”进一步揭示了辨才大师不仅在治病救人上有奇效,更在于他以真心悲悯万物,而非借助虚幻的法术。这体现了大师的修行达到了深刻的心灵层次。

“声名动寰宇,退身性愈密”则描绘了辨才大师虽名声远播,却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深邃,不因外界的赞誉而改变本性。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正是高僧大德的风范。

“峨峨龙井峰,篁竹不透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辨才大师修行之地的清幽与神秘。

“终朝无来宾,筇枝自横膝”则展现了辨才大师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他不求人来拜访,而是自在地生活于山林之间,与自然和谐共处。

“此道何寥寥,差肩佛摩诘”表达了诗人对辨才大师所修之道的敬仰之情,认为其修行水平堪比佛祖摩诃迦叶,足见其修为之高深。

“无生无不生,一以贯禅律”总结了辨才大师的修行境界,即在生死轮回中无生无灭,一切皆由禅律贯穿,展现出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最后,“安得两羽翰,归飞参丈室。稽首慕高风,天地相终毕”表达了诗人对辨才大师的仰慕之情,希望有机会追随大师修行,最终达到天地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辨才大师修行境界和人格魅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崇高的敬意和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深刻理解的追求。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折杨柳枝歌四首·其三

织缣作襜褕,襜短才至髀。

钱刀人有之,劝郎行仁义。

(0)

斗室

丈室空濛水石间,当轩客去鸟飞还。

独看画壁云千片,正是江南雨后山。

(0)

寻菊主人不出戏题·其一

西风双屐遍寒郊,黄叶双扉带晚敲。

莫惜落英分共把,行吟词客正牢骚。

(0)

神弦曲·其四

黑鱼长三尺,白鱼二尺馀。

雕盘荐芳俎,贤圣上头居。

(0)

题周行画幛八首·其八

屋角乱山青,一夜苍然白。

此中高卧人,柴门关十日。

(0)

重过范蠡湖访洞然上人不遇

重过陶朱里,来寻慧远师。

无人共鱼乐,相对只鸱夷。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