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一鸷》
《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其一鸷》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天地并尊杀,老拳摩烈霜。

剑精羞再击,矢法列三伤。

家筑避雷室,人齑偃月堂。

东阶凤何懦,义纵笑轩皇。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的《诸虫名呼被于人事因据为义者凡八物各赋一章》系列中的一首,以“鸷”为主题。倪元璐通过这首诗,借“鸷”这一猛禽的形象,表达了对勇猛、刚毅精神的赞美与推崇。

首句“天地并尊杀”,开篇即以“杀”字点题,暗示了“鸷”的力量与威严,同时将“天地”与“杀”并提,赋予了“杀”以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了“鸷”在自然界中的崇高地位。接着,“老拳摩烈霜”一句,以“老拳”比喻“鸷”的爪子,与“烈霜”形成对比,突出了“鸷”爪子的锋利与坚韧,仿佛能穿透严寒,展现出其不可一世的力量。

“剑精羞再击,矢法列三伤”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鸷”的爪子比作剑和箭,强调其攻击之迅猛与致命。其中,“剑精羞再击”形象地描绘了“鸷”爪子的锐利,以至于连剑都为之羞愧;“矢法列三伤”则进一步展示了“鸷”爪子的威力,箭矢都无法抵挡其伤害,三箭皆被击伤。

“家筑避雷室,人齑偃月堂”两句,通过构建避雷室和偃月堂,象征着“鸷”不仅能在自然界的极端环境中生存,还能在人类社会中建立自己的庇护所,显示出其适应性和生存智慧。这里,“避雷室”和“偃月堂”分别代表了安全与尊严,进一步强化了“鸷”作为强者形象的内涵。

最后,“东阶凤何懦,义纵笑轩皇”两句,以凤凰的懦弱反衬“鸷”的勇猛,同时通过“义纵笑轩皇”这一表述,表达了对“鸷”所代表的正义与勇气的肯定与赞赏。这里的“轩皇”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而“义纵笑轩皇”则意味着“鸷”以其正义之举,超越了传统权力的束缚,展现了真正的英雄气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鸷”这一猛禽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强大的自然属性,更蕴含了对勇猛、刚毅精神的颂扬,以及对正义与勇气的推崇,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黄鹤楼

倚城百尺上危楼,云白山青汉水浮。

岂有神仙能不死,是谁诗句合长留。

烟波东是还家路,风浪中多待渡舟。

同一登临怀抱各,何妨崔灏在前头。

(0)

桐江杂诗

重冈复岭锁烟霞,林静风微鸟不哗。

谁道仙源无路入,落红流出涧中花。

(0)

雨中抵京口

天际帆樯万马来,岷江东下妙高台。

海门蜃气争潮立,瓜步钟声挟雨回。

四面烟云双醉眼,千秋坛坫几诗才。

今朝为访南山寺,欲倩名花顷刻开。

(0)

桂林即事

白云长护孔明台,台上扶桑花自开。

一夕东风天骤暖,梧州已送荔支来。

(0)

同人小集晓岚宗伯归途成诗次韵

词锋料拣必精英,隔岁惭余句始成。

形迹都忘新旧雨,谈谐自见古今情。

青樽恰借轻风送,白袷偏宜澹月明。

欣际太平无一事,会联真率过余生。

(0)

正月十七日张船山招同人集蜚鸿延寿草堂为余作生日赋诗各以其字为韵·其一

月前拜东坡,未和苏斋诗。

强韵拈几回,空自劳心脾。

看镫紫陌归,短札城南遗。

知好醵金钱,戒旦春酒治。

我年五十三,颜发苍白滋。

及今不行乐,行乐将何时。

冻梅伏瓦盆,新放三两枝。

溷迹风尘中,犹胜桃李姿。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