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汉宫春.题春波遗泽图》
《汉宫春.题春波遗泽图》全文
清 / 郑文焯   形式: 词  词牌: 汉宫春

水竹幽栖,认春波桥畔,旧隐松关。

清光一奁碎玉,还写虚澜。

兰纫芰制,想风襟、委迹高寒。

问仙里、知津几世,桃花流向人间。

一笑蓬莱清浅,任采芝人老,贯月槎还。

依依白云半舍,乱叶荒湾。

草堂好在,占斜阳、故国青山。

羡尘外、柴桑未远,满瓢诗挂渔竿。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水画卷。开篇“水竹幽栖”,以“水”、“竹”点明环境之清幽,紧接着“认春波桥畔,旧隐松关”,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历史痕迹的隐逸之地。诗人通过“清光一奁碎玉,还写虚澜”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澈的水面比作破碎的玉盘,生动地展现了水面上光影交错的美景。

“兰纫芰制,想风襟、委迹高寒”几句,借兰花与菱角的编织,象征着高洁的品性与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同时“委迹高寒”则暗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远离尘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

“问仙里、知津几世,桃花流向人间”一句,巧妙地引用了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接下来,“一笑蓬莱清浅,任采芝人老,贯月槎还”几句,通过描述神仙般的逍遥生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理想化的追求。

“依依白云半舍,乱叶荒湾”描绘出一幅云雾缭绕、落叶纷飞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草堂好在,占斜阳、故国青山”则点明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最后,“羡尘外、柴桑未远,满瓢诗挂渔竿”两句,以羡慕之情表达了对远离尘世、过着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诗歌创作和渔钓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朝代:清   字:俊臣   号:小坡   籍贯:鹤道   生辰:1856~1918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寄侍讲吕原明七丈

悠悠客子京华远,只把清秋泪濯缨。

黄叶风前身亦老,白云影外世还轻。

书来旧德知无恙,梦断疏钟恨有情。

昔日诸生今在不,丈人因为话平生。

(0)

十月七日夜梦中作两长句觉而忘之别成长句视李师民

冬来羁旅更迢迢,抚枕灯残百感饶。

饥鼠翻空疑有鬼,惊乌误晓尚中宵。

诗成与梦俱零落,剑出低眉亦寂寥。

无分京华居老境,江湖高隐幸相招。

(0)

虞美人.代内

梅花时候君轻去。曾寄红笺句。胡麻好种少人知。

正是归时何处、误芳期。谁教又作狂游远。

归路杨花满。当年不负琐窗春。

老向长楸走马、更愁人。

(0)

生查子

夜饮别佳人,梅小犹飘雪。

忍泪一春愁,过却花时节。

相见话相思,重与临风月。

休似那回时,无事还轻别。

(0)

白纻辞上苏翰林二首·其二

上山割白纻,山高叶摵摵。

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绤。

不惜洁如霜,畏君莫我即。

谁言菖蒲花,可闻不可识。

(0)

上马

上马笑属君,归期在十日。

来时草白芽,归时青郁郁。

来嗔马蹄急,归嗔马蹄缓。

人心自如此,马蹄终不变。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