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邪双剑。长被中吴佔。乐府歌传三妇艳。
翻觉羞红上脸。田间大妇勤农。织丝小妇精工。
中妇尤称健硕,炼钢炉火通红。
莫邪双剑。长被中吴佔。乐府歌传三妇艳。
翻觉羞红上脸。田间大妇勤农。织丝小妇精工。
中妇尤称健硕,炼钢炉火通红。
这首《清平乐·新三妇艳词》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以莫邪双剑为引子,通过三个形象生动的妇人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不同侧面。"莫邪双剑"象征着力量与技艺,暗示了接下来要描述的妇女们也有各自的特长。
"长被中吴佔","中吴"通常指江南地区,这里可能暗示这三个妇人来自吴地,具有江南女子的温婉与能干。首句即点出她们在当地的声誉。
"乐府歌传三妇艳",乐府是古代诗歌体裁,这里的“三妇艳”是指三位妇人的美丽和才情被人们传唱。接下来的诗句转向对她们日常生活的描绘:
- "田间大妇勤农":第一位妇人是勤劳的农妇,她的辛劳体现在田间劳作之中。
- "织丝小妇精工":第二位妇人擅长纺织,手艺精细,体现了女性的细致与智慧。
- "中妇尤称健硕,炼钢炉火通红":第三位妇人则以其健硕的体魄和炼钢的技艺引人注目,炉火通红象征着她工作的热情和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词赞美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勤劳、聪明和坚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可和尊重。汪东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家庭画卷。
吴门此去逾千里,湘浦离来想数旬。
只见风师长占路,不知青帝已行春。
危怜坏堞犹遮水,狂爱寒梅欲傍人。
事往时移何足问,且凭村酒暖精神。
西风才起一蝉鸣,便算关河马上程。
碧浪鹢舟从此别,丹霄鹄箭忍无成。
二年芳思随云雨,几日离歌恋旆旌。
回首横塘更东望,露荷烟菊倍伤情。
玉帛朝元万国来,鸡人晓唱五门开。
春排北极迎仙驭,日捧南山入寿杯。
歌舜薰风铿剑佩,祝尧嘉气霭楼台。
可怜四海车书共,重见萧曹佐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