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诚上人求诗》
《诚上人求诗》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我昔车轮翠里行,只今怀想似前生。

那知古寺僧窗下,偶见高人眼倍明。

秋月半钩留客意,冻云千顷欲归情。

杖藜笑出千峰去,添得苍崖响答声。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诚上人求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对当前情境的感慨,以及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联“我昔车轮翠里行,只今怀想似前生。”诗人以“车轮翠里行”这一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己过去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行走的情景,表达了对那段时光的怀念,仿佛那些经历发生在前世一般。

颔联“那知古寺僧窗下,偶见高人眼倍明。”转而描述了诗人偶然在古寺僧窗下遇见一位高人的情景,高人的目光格外明亮,这不仅映照出了高人的智慧与修为,也触动了诗人的心灵,引发了他对僧侣生活的深思。

颈联“秋月半钩留客意,冻云千顷欲归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秋月如钩,既勾起了客人的留连之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归隐之情。冻云覆盖的广阔天空,既预示着寒冷的天气,也象征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杖藜笑出千峰去,添得苍崖响答声。”诗人以杖藜为伴,笑语间走出千峰,这不仅是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苍崖的回响,仿佛是对诗人行为的回应,增添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昔先君子与司直兄相知文字间诸孤悬隔各未相

传业县知臭味同,许时踪迹马牛风。
莫夸今夕为何夕,不见吾翁对若翁。
道旧几惊心欲折,问年俱恨鬓成蓬。
只应饱学非同调,满箧新诗字字工。

(0)

檐卜林

可人浓翠护微黄,宝树森森自看行。
居士饭余无一事,坐来还印寂然香。

(0)

赵有翼招同社同游次韵

总道无情却有情,撩人幽事不胜清。
拟同搔仆从长吉,不遣橘奴觅李衡。
四山浓淡要题品,百卉后先宜按行。
登览不忧风雨迫,挥戈须驻日西倾。

(0)

水调歌头·春意满南国

春意满南国,花动雪明楼。
千坊万井,此时灯火隘追游。
十里寒星相照,一轮明月斜挂,缥缈映红球。
共嬉不禁夜,光彩遍飞浮。
艳神仙,轰鼓吹,引遨头。
文章太守,此时宾从敌应刘。
回首升平旧事,未减当年风月,一醉为君酬。
明日朝天去,空复想风流。

(0)

念奴娇·阿环家住阆风顶

阿环家住阆风顶,绛阙瑶台相接。
翳凤乘鸾人不见,隐隐霓裳云衱。
秀骨贞风,长眉翠浅,映白喉红颊。
非烟深处,渺然云浪千叠。
一笑徐福扁舟,春风空老尽,当时童妾。
骨冷魂清惊梦到,同看碧桃千叶。
寄语青童,何时丹就,为我留穷笈。
天鸡催晓,却愁吹堕尘劫。

(0)

水调歌头·千古钓台下

千古钓台下,老尽去来人。
倚空绝壁,朝暮秀色只如春。
高挂瀑泉千尺,洗到云根山骨,无处着风尘。
秋尽玉壶冷,别是一乾坤。
问当日,中兴将,汉功臣。
云台何在,寂寞谁复记丹青。
争似先生标致,长共清风明月,不减旧精神。
无限兴亡意,舒卷在丝纶。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