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伯时外弟》
《赠伯时外弟》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海榴作花梅雨息,令弟五月来京国。

玉堂晚归初见之,豁然令我舒胸臆。

传杯剪烛两迟迟,还因亲爱动欢悲。

清姿秀质今在眼,严父慈亲空永思。

又促明朝理归舫,家在西城柳溪上。

高楼深馆绝尘纷,努力诗书振馀响。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赠伯时外弟》。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远方兄弟重逢的情景,以及对已故双亲的怀念之情。

首句“海榴作花梅雨息”,以海榴花开喻兄弟重逢,梅雨停歇象征着相聚的喜悦。接着,“令弟五月来京国”点明兄弟五月间从故乡来到京城,表达了兄弟相会的喜悦之情。

“玉堂晚归初见之,豁然令我舒胸臆。”描述了兄弟初次相见于玉堂(可能指官署或高雅的居所)的夜晚,诗人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接下来,“传杯剪烛两迟迟,还因亲爱动欢悲。”通过传杯饮酒、剪烛夜谈的细节,展现了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相聚短暂的感慨。

“清姿秀质今在眼,严父慈亲空永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清秀气质的赞美,同时对已故双亲的深深怀念。诗人将兄弟的清秀与双亲的慈爱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最后,“又促明朝理归舫,家在西城柳溪上。”预示着兄弟即将返回故乡,而诗人则站在高楼深馆,目送兄弟离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回忆。“高楼深馆绝尘纷,努力诗书振馀响。”诗人希望兄弟能继续努力学习,让家族的名声和学问得以延续,即使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也能保持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家族荣誉的传承。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兄弟重逢、怀念双亲以及对未来期许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送王秀才往安南

君为蹈海客,客路谁谙悉。

鲸度乍疑山,鸡鸣先见日。

所嗟回棹晚,倍结离情密。

无贪合浦珠,念守江陵橘。

(0)

长安春夜宿开元观

霓裳下晚烟,留客杏花前。

遍问人寰事,新从洞府天。

长松皆扫月,老鹤不知年。

为说蓬瀛路,云涛几处连。

(0)

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

潘郎对青镜,乌帽似新裁。

晓露鸦初洗,春荷叶半开。

堪将护巾栉,不独隔尘埃。

已见笼蝉翼,无因映鹿胎。

何人呈巧思,好手自西来。

有意怜衰丑,烦君致一枚。

(0)

供奉定法师归安南

故乡南越外,万里白云峰。

经论辞天去,香花入海逢。

鹭涛清梵彻,蜃阁化城重。

心到长安陌,交州后夜钟。

(0)

秋日登亭赠薛侍御

潦倒从军何取益,东西走马暂同游。

梁王旧客皆能赋,今日因何独怨秋。

(0)

戏赠诗

县君好砖渠,绕水恣行游。

鄙性乐疏野,凿地便成沟。

两岸值芳草,中央漾清流。

所尚既不同,砖凿可自修。

从他后人见,境趣谁为幽。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