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成父居士于普光明堂之东别建大阁榜曰妙严将家焉阁成李子过而赋之》
《成父居士于普光明堂之东别建大阁榜曰妙严将家焉阁成李子过而赋之》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新成高屋碍云岚,下视诸方落二三。

妙喜不从他界断,德云今向别峰参。

按家便可超尘染,唤客何妨到酒酣。

居士饱知名阁意,为言童子不须南。

(0)
注释
新成:新建。
高屋:高楼。
云岚:云雾。
下视:向下看。
诸方:各方。
落二三:零零散散。
妙喜:奇妙的喜悦。
他界:外界。
德云:美德之云。
别峰:其他山峰。
参:靠近。
按家:居家。
超尘染:超脱尘俗。
唤客:邀请客人。
何妨:不妨。
酒酣:酒兴正浓。
居士:有学识的人。
名阁:有名的阁楼。
童子:童子。
南:南方。
翻译
新建的高屋直入云霄,俯瞰四方景色略显零散。
奇妙的喜悦不受外界束缚,美德之云如今向别座山峰靠近。
居家生活即可超脱尘俗,邀请客人不妨在酒兴正浓时来访。
居士深知阁楼的深意,告诉我童子无需向南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洁独立的居所,诗人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新成高屋碍云岚”一句,以宏伟壮丽的景象开篇,展示了居所的雄伟气势。紧接着,“下视诸方落二三”则通过对比,突显出高屋之高远和独立,诗人从高处俯瞰四周,那些繁杂世事变得渺小。

“妙喜不从他界断,德云今向别峰参”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境界的决心。这里的“妙喜”指的是超越尘俗的快乐,而“德云”则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诗人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他人的路径,去寻找更高的精神山峰。

“按家便可超尘染,唤客何妨到酒酣”两句,则是对居所的功能和生活状态的描写。“按家”即在家中,“超尘染”则意味着通过家庭生活来达到心灵的净化。同时,“唤客何妨到酒酣”表达了诗人欢迎朋友到访,共同享受清谈与美酒带来的愉悦。

最后两句“居士饱知名阁意,为言童子不须南”则是对居住者深刻理解和欣赏这座高阁的意境,并且告诫年轻人无需向南方(通常指的是朝廷或世俗社会)寻求功名。

整首诗通过对比、高远、超脱等元素,构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走笔依韵和酬王彦霖四首·其三

夫子人间第一流,清言暂隔已离愁。

今朝偶负寻春约,诗思勾牵未肯休。

(0)

张文通以诗觅小桃走笔依韵和答

名园闻说洛阳春,金谷前无石季伦。

第一牡丹应惯见,怜君翻作觅花人。

(0)

弼窃览长篇断章有十二人中第二人之句又赋一绝上呈

顾我年龄虽第一,在公勋德自无双。

不推行业终难敌,富贵康宁亦可降。

(0)

茂恭见和再用前韵奉酬·其三

少陵时时醉里,子山日日愁边。

白发新来满镜,故人万一能怜。

(0)

东归

无边春意正冲融,十幅归帆到浙东。

照水杏花红剪剪,弄晴杨柳绿茸茸。

风光并入吟毫里,山色都归醉眼中。

说与林间子规道,丁宁不必向东风。

(0)

喜待制王丈归自夔门

三年遥望瞿塘峡,独立西风首重回。

一骑翩翩飞诏去,片帆渺渺下江来。

平生不愿侯万户,今日重欣酒一杯。

闻道日边催觐速,不须归路更徘徊。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