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堕晚花,竹外溪光满。
山僧出几时,石上云犹暖。
枯藤堕晚花,竹外溪光满。
山僧出几时,石上云犹暖。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杂兴(其五)》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幽的山间傍晚景象。"枯藤堕晚花",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藤蔓凋零、花朵随暮色飘落的画面,透出一丝淡淡的秋意和岁月的沧桑。"竹外溪光满"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竹林之外,溪水潺潺,光影斑驳,明亮而宁静。
"山僧出几时"暗示了诗人的视线转向了山中的僧人,但并未直接写出僧人的动态,而是通过"石上云犹暖"来想象僧人可能刚刚从禅定中起身,石上的云气还带着温暖的气息,仿佛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借景抒情,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意世界的沉思。
朝发牛群头,夕憩檐子洼。
高秋得清旷,野蔓多幽花。
黄云翳日脚,草色浮天涯。
山荒树寂寞,寒陂落昏鸦。
颇喜盗贼清,塞田尽禾麻。
至今将军垒,日落闻清笳。
我生久羁旅,崎岖涉风沙。
天寒道路远,曛黑投山家。
黄河汹汹决中州,三策深烦贾让谋。
圣主忧勤过舜禹,相君勋德并伊周。
渠通故道鱼龙避,木斩空山虎豹愁。
十七万人齐举锸,一千馀里总安流。
皇天蚤出图书瑞,赤子行歌黍麦秋。
白璧遣官祠岳渎,黄金当殿赐公侯。
使君世重无双论,太史功书第一筹。
绣衮从今登两府,更将忠孝辅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