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窗人静篆烟消,春引诗情上柳条。
正欲寻题无觅处,小鬟报道是花朝。
绿窗人静篆烟消,春引诗情上柳条。
正欲寻题无觅处,小鬟报道是花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春日景象。诗人坐在静谧的绿窗前,篆烟已散,春意盎然,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其思绪随着春风飘荡至柳条之上。正当诗人满心寻找创作的灵感时,却发现自己似乎在寻找一个无形的题目,难以捕捉。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小鬟的到来,如同一道灵光,为诗人揭示了创作的契机——今日正是花朝,万物复苏,百花齐放,这便是诗题所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与热爱,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的能力。诗中的“绿窗”、“篆烟”、“柳条”、“花朝”等意象,不仅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小鬟的“报道”,巧妙地将季节更替与个人情感相融合,使得整首诗既具画面感,又富含哲理意味,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审美情趣。
高帝王蜀汉,天下岂易图。
幡然用其锋,项羽不支梧。
嗟余昔从戎,久戍南郑墟。
登高望夕烽,只尺咸阳都。
群胡本无政,剽夺常自如。
民穷诉苍天,日夜思来苏。
连年况枯旱,关辅尤空虚。
安得节制帅,弓刀肃驰驱。
父老上牛酒,善意不可孤。
诸将能办此,机会无时无。
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