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岸》
《淮岸》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

虚沙归岛屿,寒浪漱窍隙。

下过白鱼尾,上有苍獭迹。

平岗自相连,野箨鸣风栎。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iàn
sòng / méiyáochén

qiūshuǐshuāqiàoshòulǎoshí

shāguīdǎo屿hánlàngshùqiào

xiàguòbáiwěishàngyǒucāng

pínggǎngxiāngliántuòmíngfē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淮岸》,描绘了秋天淮河岸边的景象。"秋水刷土骨,峭瘦如老石",形象地写出河水冲刷河岸,使得原本的泥土裸露,呈现出如同老石般坚硬而瘦削的质感。"虚沙归岛屿,寒浪漱窍隙",描述了沙洲在水流中时隐时现,寒浪轻轻拍打着河岸的缝隙,营造出宁静又略带凉意的画面。

"下过白鱼尾,上有苍獭迹",进一步描绘了水生动植物的生活痕迹,暗示着淮河生态的丰富。"平岗自相连,野箨鸣风栎",则转向了岸边的地形和自然声音,平缓的山坡连绵不断,风吹过时,野竹发出沙沙声,增添了静谧的田园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淮河岸边的秋景,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动与宁静,体现了梅尧臣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七

兼将病标本,写入乞归辞。

国手多迷药,方书等诅碑。

上医惟一物,下鬼是三尸。

对症文无草,谁令黄帝知。

(0)

惜红衣

小榭微波,疏帘暗雨,夜凉横玉。

珍簟湘文,溶溶见新浴。

云衣卷尽,禁一搦、宫腰纤束。春足。

红印枕绡,趁钗花轻拂。馀欢梦续。

记否西园,兰盟共情酷。当时醉语,欸曲伴花宿。

空把雨襟残泪,销与画屏银烛。

任月胧长满,终是素娥成独。

(0)

蝶恋花·其六

夜夜对花能几醉。一掬兰情,枉解湘皋佩。

莫遣馀香销别袂。去年今日犹初会。

断雨飘云谁点缀。疏俊年华,珠玉词空费。

惆怅锦屏虚卧内。酒醒细领春残味。

(0)

霜花腴.补秋小阁夜饮

冷红殢翠,怎等閒,星前暗放春逃。

珠幌回镫,玉阑呼酒,馀风约住笙箫。

夜花自骄,贮艳踪、金鸭重烧。

更谁家、好月飞来,倚妆同守可怜宵。

芳梦有情须断,尽歌云解护,莫便魂销。

秋点寒催,粉光浓觅,留仙不隔冰绡。坠钿倦翘。

度悄吟、花气如潮。怕朝霞、一掬愁痕,鬓边天样遥。

(0)

一箩金.题扬州女子静怜月底修箫谱障子

镜里愁妆熏麝苦。细玉参差,却替花魂语。

人瘦于花花尚妒。冷香吹雪开庭暮。

罗袂禁寒谁伴汝。曲曲阑干,曲到无凭处。

满把春星和梦数。旧情红老东风树。

(0)

侧犯.天平山题壁

乱峰倒立。蹋空直与云呼吸。奇极。

看列坐愁鬟许平揖。尘飞不到处,人影和天碧。

幽觅。正木落,千岩数声篴。层巅石径,空照苍黄壁。

寻坏藓、旧诗痕,烟外翠如泣。满袖松风,画秋无迹。

绿尽吴根,付谁收拾。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