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峰倒立。蹋空直与云呼吸。奇极。
看列坐愁鬟许平揖。尘飞不到处,人影和天碧。
幽觅。正木落,千岩数声篴。层巅石径,空照苍黄壁。
寻坏藓、旧诗痕,烟外翠如泣。满袖松风,画秋无迹。
绿尽吴根,付谁收拾。
乱峰倒立。蹋空直与云呼吸。奇极。
看列坐愁鬟许平揖。尘飞不到处,人影和天碧。
幽觅。正木落,千岩数声篴。层巅石径,空照苍黄壁。
寻坏藓、旧诗痕,烟外翠如泣。满袖松风,画秋无迹。
绿尽吴根,付谁收拾。
这首《侧犯·天平山题壁》由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描绘了天平山的壮丽景色,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山中自然之美与人文痕迹的融合。
开篇“乱峰倒立,蹋空直与云呼吸”,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峰之奇峻,仿佛它们在空中与云朵对话,生动地展现了天平山的雄伟气势。接下来,“奇极。看列坐愁鬟许平揖”一句,通过想象中的山峰排列,如同女子的发髻,与云层轻轻相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尘飞不到处,人影和天碧”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环境,仿佛连尘埃都无法触及,只有人的身影与天空的碧蓝融为一体,强调了天平山的纯净与超脱。
“幽觅。正木落,千岩数声篴”将视线转向深秋时节,落叶飘零,千岩万壑间传来几声篴(古代的一种乐器)的悠扬旋律,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哀愁,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
“层巅石径,空照苍黄壁”描绘了山径蜿蜒,石阶盘旋于苍黄的岩壁之上,空旷而神秘,给人一种探索未知的冲动。
“寻坏藓、旧诗痕,烟外翠如泣”则将目光投向历史的痕迹,苔藓覆盖的石壁上,残留着古人留下的诗句,仿佛在烟雾缭绕的远方哭泣,表达了对过往文化的怀念与感慨。
最后,“满袖松风,画秋无迹。绿尽吴根,付谁收拾”以松风满袖、秋色无痕收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同时也提出了对自然美景如何被妥善保存和传承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天平山的独特魅力,以及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法云尝负没弦琴,有曲古名清夜吟。
心指寂寥谁肯顾,遇公倾耳作知音。
吴民疲病惭攻治,寻胜西湖不放稀。
秋后涛江增气势,夜深灯市斗光辉。
望云翻忆青山旧,上印须添白发归。
孝弟里闾松竹茂,柴扉谁复羡朱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