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派天河入地深,断无射鲋汩泥尘。
仙乡初不谙机事,多少山间抱瓮人。
分派天河入地深,断无射鲋汩泥尘。
仙乡初不谙机事,多少山间抱瓮人。
这首诗名为《天井》,作者是宋代诗人陈岩。诗中描绘了天河之水深邃浩渺,仿佛注入大地的深渊,暗示着其源头的神秘与力量。"射鲋汩泥尘"形象地描述了水流之急,即使是微小的鱼儿也无法逆流而上,只能随波逐流。接下来,诗人以"仙乡初不谙机事"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暗示天井之水的运行并非人力所能干预,而是遵循天地自然之理。
"多少山间抱瓮人"则转而描绘了山民们朴实的生活状态,他们或许不懂得天河的奥秘,却在日常生活中依赖着山泉,如同山间的抱瓮者,日复一日汲取水源。这句诗寓含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生活的质朴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河与山间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朴素生活的赞美。
庵中一老颠复颠,髯自外来仙乎仙。
松关静掩闻剥啄,磔磔惊去幽禽翩。
诗清韵彻上方磬,茶甘味品中泠泉。
夜潮风起奏韶乐,晴峰黛扫呈婵娟。
江山如画得且住,主客一笑真何缘。
壁间片石认遗像,座下瓣香思昔年。
千春遥遥曾乐此,此乐至今犹目前。
群山挟霁色,闯然落檐际。
晨起对烟鬟,粉渍芙蓉髻。
此时启南窗,忽忆同岑契。
我有素心交,冰雪得天慧。
伟抱通三古,游心在六艺。
心源浩浩来,意则词尤丽。
迢递隔云端,云浓但高睨。
我无长房术,千里能缩地。
如带有长河,谁能舟楫济。
与子握手来,羲娥递四岁。
朋簪会合间,倏如舟不系。
长安子云居,明年又相缀。
题襟原有时,非惜景光逝。
所惜清景难,不得同清霁。
吸茗对南山,无言而遥睇。
忆昔相逢岁在丑,五载天涯惜分手。
如何复此客中别,小住匆匆未为久。
君家旧在东海东,君才矫矫如游龙。
独怜孤贫亦如我,打包行脚身飘蓬。
飘蓬一去知何处,风雨西泠梦中路。
锦囊收尽好山川,邮筒定有惊人句。
少陵已往谪仙死,后之作者竟谁是。
韩门张李苏秦黄,同学故人望吾子。
我辈行藏不可常,侧身东望天海长。
那堪去住同为客,辜负桑榆爱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