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迈何靡靡,惜别意留连。
花底注瑶斝,柳阴停玉鞭。
大旗悬落日,高盖凌飞烟。
笳吹兹辰发,凯歌何时还。
边风鸿雁来,应有捷书传。
行迈何靡靡,惜别意留连。
花底注瑶斝,柳阴停玉鞭。
大旗悬落日,高盖凌飞烟。
笳吹兹辰发,凯歌何时还。
边风鸿雁来,应有捷书传。
这首《送远曲》是元代诗人周巽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的深情与壮美。
首句“行迈何靡靡”,以平缓的步伐开篇,暗示了离别的沉重与不舍。接着“惜别意留连”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送别者对即将远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接下来的两句“花底注瑶斝,柳阴停玉鞭”,运用了花、柳、瑶斝、玉鞭等意象,不仅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更借景抒情,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美好祝愿。
“大旗悬落日,高盖凌飞烟”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送别画面,大旗在夕阳下飘扬,高高的车盖穿越云烟,既展现了送别场面的宏大,也暗含了对友人前程似锦的期许。最后,“笳吹兹辰发,凯歌何时还”,笳声响起,预示着离别的时刻,而“凯歌何时还”则寄寓了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和祝福,希望他能带着胜利的消息归来。
“边风鸿雁来,应有捷书传”,结尾处以边塞的景象和鸿雁传书的典故,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和顺利归来的深深关切,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勇往直前、建功立业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离别的哀愁,又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感悟。
曲水穿林,平桥架石,数家可是先秦。
小园谁种,花落锦成茵。
竹粉乾含凤尾,松膏湿吐龙鳞。
遮亭畔、三株老桂,酿酒最芳辛。生津。
都蔗外,香橼佛手。丹荔妃唇。
更甜蕉、作衣还用蕉身。雪剖黄柑满乳。
霜收绿榄多仁。场师好,何人得似,乐胜橘中人。
日丽风柔,水边天气鲜新。
闲坐斜桥,数完几折溪痕。
酒旗戏鼓,怯馀寒、未满前村。
小红乍乳,莺声一巷才匀。
节过收灯,风光尚未逾旬。
粉糁疏篱,谁家香玉粼粼。
雏晴嫩霁,似垂髫、好女盈盈。
江南烟景,殢人尤在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