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皇恩.晚凉杂忆六首·其一》
《感皇恩.晚凉杂忆六首·其一》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感皇恩

记得镇淮门,风篷竞举。都歇荷潭最深处。

绿蓑乌榜,雁翅玲珑无数。嫩凉三万顷,谁先取。

茱萸湾冷,山光寺古。玉斝频倾水天暮。

酒红上面,笑拊冰肌销暑。三年浑一梦,扬州路。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晚凉时节,诗人回忆起扬州镇淮门边的景象。风帆在水面飘扬,荷塘深处静谧安详,绿蓑衣与乌黑的船板相映成趣,仿佛雁翅般排列,玲珑剔透。广阔的湖面被嫩凉所覆盖,却无人能抢先领略这份清凉。茱萸湾边,山色苍茫,寺庙古朴,夕阳西下,酒宴上人们频频举杯,享受着水天相连的美景,酒红色的酒液映照着冰肌,消解夏日的炎热。三年时光仿佛一梦,让人感慨万千,思绪飘回了那条通往扬州的道路。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晚凉时分的宁静与美好,通过回忆扬州的景致,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绿蓑乌榜”、“雁翅玲珑无数”、“酒红上面,笑拊冰肌销暑”,使得整个画面生动鲜活,富有诗意。同时,词人的情感也蕴含其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经历的追忆。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幅动人心弦的晚凉画卷。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东园与用常子南饮用常出口令曰新正乐事要予赋诗

共道新正乐事多,廿年朋旧此经过。

红罗屋下花开早,碧玉枝间鸟语和。

六博转曹誇胜采,七言流响变笙歌。

频来莫谓韶光惜,转眼薰风舞绿荷。

(0)

十二日会东亭三江举杜韵各赋

瞢腾十日春光里,又到东亭把酒时。

馀寒勒雨强作雪,东风荡柳欲成丝。

气序暄凉催旦暮,路岐南北有欢悲。

尊前且莫思閒事,满眼莺花总要诗。

(0)

友人李民畏别号鹤峰尝欲予作诗未果也乌伤之任别有日矣为歌以送之

鹤城九峰俱有名,后来鹤峰名更清。

鹤峰只在九峰里,题品往往由先生。

鹤峰鹤城相对起,烟水四周三百里。

峰前一径画图开,翠竹碧梧清似水。

先生藏名三十年,鹤亦周旋云水间。

一声此日彻天上,回首翻愁蕙帐閒。

蕙帐閒兮猿亦惊,作歌为尔谢山灵。

不须驰烟向驿路,不须移文到山亭。

君不见九苞鸣鸟本在丹山外,终为箫韶仪舜庭。

(0)

寄王质庵司马

片玉峰头一雁飞,龙江湾上锦衣归。

向来西洛空图画,今日东山果是非。

物外幽寻嗟我后,眼中完节似公稀。

菊花岁晚开应遍,谁共携壶上翠微。

(0)

送盛有菊良医之济南

卜相无成拟作医,达人千古共心期。

名家独数中吴旧,直谊多应我辈知。

今日宗藩宜永寿,几年朝路惜分岐。

灵光退直从容地,还对黄花诵我诗。

(0)

旧有诵十二月吴江竹枝歌者戏效之得三首而止十一月廿三夜不寐因足成之诗成梦乘马上曲磴地名湖塘遇小儿杜姓者同行论处世之道甚悉·其十一

冬半吴江水未坚,芦花枫叶尚依然。

沙头一派天书字,知道鸿飞若个边。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