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如花满眼飘,巴童歌驻木兰桡。
水来峡口滩方急,船到夔州路更遥。
霜叶如花满眼飘,巴童歌驻木兰桡。
水来峡口滩方急,船到夔州路更遥。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江边的景象,以霜叶与流水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首句“霜叶如花满眼飘”,运用比喻手法,将霜覆盖的树叶比作盛开的花朵,在秋风中轻盈飘落,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宁静的氛围。霜叶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也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短暂。
次句“巴童歌驻木兰桡”,描述了在这样的景色中,巴地的儿童在木兰舟旁唱歌的情景。木兰桡是古代的一种船桨,这里用来指代船只。巴童的歌声与自然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这句诗通过儿童的活动,让画面更加生动,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
后两句“水来峡口滩方急,船到夔州路更遥”,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动态和行船的艰难。峡口滩急流汹涌,船只航行于此显得格外艰难。这里的“急”字不仅形容水流速度之快,也暗含了行船者内心的紧张与挑战。随着船只驶向夔州,路途似乎变得更加遥远,预示着旅途的艰辛和未知。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旅行中的艰辛与探索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江边的美丽景色和行船的艰难,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语言简洁明快,情感丰富,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旌阳古剑寒如冰,化成鍊就阴阳精。
铁花乱雪星斗明,白帝夜哭蛟龙惊。
一朝提携试苍石,海风吹断寒云色。
天地高低两磨轮,日月东西双合璧。
剑光如风石如泥,剑风飞过石不知。
苍松怒号起雷雨,翠峡劈破青琉璃。
当年一断成千古,融液至今难缀补。
拂开苍藓勒奇勋,好向岐阳作钟鼓。
我行河之浒,我陟山之巅。
跋涉岂殊途,无劳怨独贤。
懔懔踏崩崖,惴惴临深渊。
安危系马足,戈矛兴目前。
投装日之夕,散怀咏凉天。
居人俯黄流,高城生暮烟。
此邦实巨镇,势与西羌连。
绕亭读残碑,繁华忆当年。
楼倾有遗址,兔爰经坏阡。
访古念今昔,永歌黍离篇。
月支天马难再得,谁向君家貌真迹。
骏毛皎洁骨月匀,騄駬骅骝敢同色。
当时超逸真绝伦,矫如玉龙下天门。
朝驰峻坂飞匹练,暮浴深渊浮赤云。
四蹄饱踏咸阳月,满身犹带燕山雪。
只恐元雾閟神姿,未许清尘污汗血。
飘然却立精神聚,想见落笔惊风雨。
他年开匣君勿惊,照室神光夜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