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七》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七》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兼将病标本,写入乞归辞。

国手多迷药,方书等诅碑。

上医惟一物,下鬼是三尸。

对症文无草,谁令黄帝知。

(0)
鉴赏

此诗《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七),为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诗中以“兼将病标本,写入乞归辞”开篇,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思归,欲向朝廷请求归乡的心境。接下来,“国手多迷药,方书等诅碑”,诗人感叹于医术的复杂与混乱,比喻药方如同诅咒之碑,暗示了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困难与无奈。

“上医惟一物,下鬼是三尸”一句,运用了上医与下鬼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上医意味着唯一的良药,而下鬼则指代那些导致疾病难以治愈的因素。最后,“对症文无草,谁令黄帝知”,诗人自问,面对病症,即便有对症的良策也无法表达,又何人能知晓这深奥的道理呢?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也流露出对古代医学知识传承与理解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疾病、医疗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蕴含着对古代医学智慧的反思与敬仰。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惠文伯居士请赞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人天眼目,佛祖冤雠。
香岩下指南作北,剑池上看楼打楼。
机轮妙转一丝头,不得鲵鲸不肯休。

(0)

颂古六首

地狱天堂,八字打开,谁知无去亦无来。
若言已得三禅乐,未免将身自活埋。

(0)

应庵师祖赞

深入虎穴,有屈难雪。
天下应庵,只得一橛。

(0)

送听首座之弋阳兼呈陈郎中

当头一著没巴鼻,坐断诸方成忌讳。
此心不向白云闲,一锡飘然下层翠。
晦庵过犯弥天大,居士无端也捏怪。
至今落赚有谁知,也要大家偿夙债。

(0)

惠康伯宣教请{阩堂举张拙秀才问长沙百千诸

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箒画娥眉。
百千诸佛真消息,觌面分明举似伊。

(0)

福州内檗送广州化主

不住烟萝第一层,翻身要勘岭南能。
谓言檗峤三千指,不比黄梅七百僧。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