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渐皮衣换絮衣,长途定省奉慈闱。
留都父老心犹急,重喜翠华指日归。
即渐皮衣换絮衣,长途定省奉慈闱。
留都父老心犹急,重喜翠华指日归。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即事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皇帝即将返回京城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父母的思念与孝顺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对留都(指南京)百姓的关怀。
首句“即渐皮衣换絮衣”,形象地描述了季节更替,从穿着厚重的皮衣过渡到轻薄的絮衣,暗示着皇帝即将离开京城,前往更温暖的地方。这里的“渐”字,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自然过程,也暗含着旅程的逐渐展开。
次句“长途定省奉慈闱”,点明了皇帝此行的目的——长途跋涉是为了探望和侍奉年迈的双亲。“定省”是中国古代子女早晚问候父母的礼仪,这里用以表达皇帝对父母的孝敬之心。同时,“慈闱”一词,将父母比作慈祥的门户,既温馨又庄重,体现了对父母的深厚情感。
后两句“留都父老心犹急,重喜翠华指日归”,则转向了对留都(南京)百姓的关怀。在皇帝离京之际,留都的父老乡亲们心中难免焦急,担心皇帝的安全与行程。然而,当得知皇帝即将返回京城时,他们心中的忧虑转为喜悦,期待着皇帝早日归来。这里的“翠华”借指皇帝的仪仗,象征着皇权与威严,同时也蕴含着百姓对皇帝的爱戴与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转换,展现了皇帝作为君主与子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父母与百姓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尊老爱幼、君民一体的传统美德。
阴风驾长淮,铁马一百万。
孤舟犯其垒,白羽一挥散。
崩腾中夜雪,千里照组练。
乾坤合冥蒙,远色辨波面。
云端数寸塔,仅若簪出弁。
寒飞不远林,瘦植冻依岸。
龟山晚沽酒,旅食烹野雁。
惜哉吾里丰,一亩不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