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南安道中·其二》
《过南安道中·其二》全文
宋 / 陈元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火乘金伏势方骄,天地围炉万物焦。

那信炎蒸天六月,却闻优渥雨三朝。

顿添秋思生庭树,颇觉春痕涨市桥。

分我清风陪独夜,又愁明月渺难招。

(0)
翻译
火借金的气势愈发嚣张,天地间仿佛一个大熔炉,万物都被烤焦。
谁会相信炎热的夏天竟然持续了六月,却在连续三天后听到了滋润的雨水声。
突然间,秋天的思绪在庭院树木中萌生,感到春天的气息在城市的桥梁上蔓延。
独自一人,我渴望分享这清风,但又担心明亮的月亮难以寻觅。
注释
火:火势。
乘:借助。
金:金属,这里比喻夏日。
伏:隐藏、收敛。
势:气势。
方:正。
骄:嚣张。
炎蒸:酷热蒸腾。
天六月:长达六月的夏天。
优渥:丰富、充足。
雨三朝:连续三天的降雨。
秋思:秋天的思绪。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春痕:春天的痕迹。
涨:增长、增多。
分我:分给我的。
清风:清凉的风。
独夜:孤独的夜晚。
明月:明亮的月亮。
渺难招:难以召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炽热与骤降甘霖的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变幻莫测。首句"火乘金伏势方骄"以火热之象比喻夏日炎炎,"金伏"暗示此时正值夏季。接着,"天地围炉万物焦"形象地写出酷暑对万物的摧残,仿佛天地间是一个巨大的炼狱。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那信炎蒸天六月,却闻优渥雨三朝",表达了对突如其来的连续降雨的惊喜,"优渥雨三朝"意味着连续多日的充沛雨水,为大地带来了生机。这样的转变富有戏剧性,也体现了自然界的恩赐。

"顿添秋思生庭树,颇觉春痕涨市桥",诗人由雨后景象联想到秋天的凉意和春天的痕迹,寓情于景,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丰富感受。最后两句"分我清风陪独夜,又愁明月渺难招",诗人渴望在清风中度过孤独的夜晚,但又担心明亮的月光难以寻觅,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夏日的酷热与雨后的清凉,以及诗人的情感变化,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元晋
朝代: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
猜你喜欢

广陵有寄璚花诗丐余次韵

未信人间日易斜,携春来问列仙家。

情知后土无双树,迷杀江都是此花。

芍药谩吟红茧粟,璚儿从眄玉兰芽。

一壶能共樊川老,醉写乌丝侧帽纱。

(0)

寄筹峰林芝岩三首·其三

青鞋布袜厌趑趄,肯向何门学曳裾。

错为黄金换词赋,一生惆怅马相如。

(0)

秋华亭以天上秋期近分韵得秋字

开宴秋华亭子上,共看织女会牵牛。

星槎有路连云渡,银汉无声带月流。

取醉不辞良夜饮,追欢犹似少年游。

分曹赌酒诗为令,狎坐猜花手作阄。

最爱柳腰和影瘦,更听莺舌弄春柔。

金茎露落仙人掌,锦瑟声传帝子愁。

络纬岂知都是怨,芙蓉莫恨不禁秋。

碧空珠斗微风动,重欲移樽为客留。

(0)

湖上感事漫成四绝奉寄玉山·其二

湖水明于镜,湖泥浊似泾。

祗应苌血在,染得水华清。

(0)

题柯敬仲竹木

洞庭秋尽水增波,光动珊瑚碧树柯。

夜半仙人骑紫凤,满天清影月明多。

(0)

和吕希颜

雨过长江五月秋,主家宴客林塘幽。

苦无奇字从人问,赖有清尊消我忧。

道士旧游寻赤壁,美人相见忆罗浮。

休官便拟璜溪住,莼菜鲈鱼不外求。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