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声》
《秋声》全文
明 / 王守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来万木发天声,点瑟回琴日夜清。

绝调回随流水远,馀音细入晚云轻。

洗心真已空千古,倾耳谁能辩九成?

徒使清风传律吕,人间瓦缶正雷鸣。

(0)
鉴赏

这首《秋声》由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声音与情感。诗中以“秋来万木发天声”开篇,将秋天万物生长的声音比作天籁之音,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点瑟回琴日夜清”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秋天的声音比作瑟琴之声,日夜不息,清脆悦耳,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宁静与和谐。

“绝调回随流水远,馀音细入晚云轻”两句,诗人以流水和晚云为喻,描绘出秋天声音的悠长与细腻,仿佛能随着水流远去,融入轻柔的晚云之中,给人以深远的意境感受。接着,“洗心真已空千古,倾耳谁能辩九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声音的深刻感悟,认为它能够净化心灵,穿越千年,而世间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深意呢?

最后,“徒使清风传律吕,人间瓦缶正雷鸣”则以清风与瓦缶的对比,强调了秋天声音的高雅与纯净,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秋声》一诗通过对秋天声音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守仁

王守仁
朝代:明   字:伯安   号:阳明   生辰: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猜你喜欢

万年欢慢/万年欢·其三

婥妁要肢轻婀娜。学内样、深深梳果。

如五凤双鸾相对舞,随腰带、乍游琐。

莺幕、满头花,见绿杨摸蔌。

金阶献,一庭细管繁弦里,谁把ㄉ抛过。

(0)

赠故人

昔别容如玉,今来鬓若丝。

泪痕应共见,肠断阿谁知。

(0)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二首·其一

身起中宵骨亦惊,一分年少已无成。

松吹竹簟朝眠冷,雨湿蔬餐宿疾生。

僮汲野泉兼土味,马磨霜树作秋声。

相知莫话诗心苦,未似前贤取得名。

(0)

下第后春日长安寓居三首·其一

一榜尽精选,此身犹陆沈。

自无功谠分,敢抱怨尤心。

暖陌开花气,春居闭日阴。

相知岂不有,知浅未知深。

(0)

黄蜀葵

娇黄新嫩欲题诗,尽日含毫有所思。

记得玉人初病起,道家妆束厌禳时。

(0)

玉殿笙歌宜此夜,更看明月照高楼。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