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岩头坐落花,不知何处是吾家。
静听谷鸟迁乔木,閒看林蜂散午衙。
翠壁泉声穿乱石,碧潭云影透晴沙。
痴儿公事真难了,须信吾生自有涯。
尽日岩头坐落花,不知何处是吾家。
静听谷鸟迁乔木,閒看林蜂散午衙。
翠壁泉声穿乱石,碧潭云影透晴沙。
痴儿公事真难了,须信吾生自有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坐在山岩之上,周围是繁花盛开的景象,他心中却在思考着自己的归宿所在。诗中通过“尽日岩头坐落花,不知何处是吾家”这两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寻觅内心宁静的氛围。接着,“静听谷鸟迁乔木,閒看林蜂散午衙”两句,以自然界的生动场景,如山谷中的鸟儿迁徙,林间的蜜蜂忙碌,以及时间的流逝(午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翠壁泉声穿乱石,碧潭云影透晴沙”则进一步渲染了山间清幽的环境,泉水穿过乱石发出悦耳的声音,碧绿的潭水映照着云彩的倒影,透过清澈的沙粒,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最后,“痴儿公事真难了,须信吾生自有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理解,暗示了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
我昔求为阳羡令,轻舟已有鸱夷兴。
最爱铜棺山峻极,自结篮舆陟云径。
铜棺山插南斗魁,下视群峰如突犀。
太湖千里在眉睫,高深从此穷攀隮。
欣然有意即独往,明月夜夜眠荆溪。
当时便可跨黄鹄,何意人间同木鸡。
飘飘数年如一梦,尔来卜室齐山西。
故人多谢姚夫子,数枉车马来山蹊。
秋风忽指阳羡去,欲脱黄绶躬锄犁。
人生衣食苟自足,何为卑辱趣尘泥。
田间九月白酒熟,鲈鱼正肥多置篦。
老夫为君更破戒,临风引领长江堤。
昔年曾到洛城中,玉碗金盘深浅红。
行上荆溪溪畔寺,愧将白发对东风。
昔爱灊川游,青林覆幽石。
道人携手行,萧然名山客。
谁知堕世路,譬如羁飞翮。
林皋未脱去,纷纷头欲白。
轻负皇人经,犹怀稚川策。
幸已弃韦带,远谢功名迹。
聊希闭关士,正苦身为役。
别来二千日,还丹应有获。
毋忘绛囊赠,使我升仙籍。
将酬金镮脆,青绫三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