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凭阑思惘然,旧游回首又经年。
山阴留滞归舟后,蓟北飘飖去雁边。
树影乍疑人侍侧,江流犹见道参前。
风尘已觉閒人少,得共閒时信有缘。
高阁凭阑思惘然,旧游回首又经年。
山阴留滞归舟后,蓟北飘飖去雁边。
树影乍疑人侍侧,江流犹见道参前。
风尘已觉閒人少,得共閒时信有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的《重登海天楼有怀王龙溪尹道舆》。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上海天楼时,对往昔好友王龙溪和尹道舆的怀念之情。
首联“高阁凭阑思惘然,旧游回首又经年。”开篇即点出诗人站在高楼上,凭栏远眺,思绪万千。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昔日与友人的欢聚时光仿佛就在眼前,令人感慨不已。
颔联“山阴留滞归舟后,蓟北飘飖去雁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山阴之地,归舟已去,留下的是无尽的等待;蓟北之遥,雁阵南飞,寄托着对友人的牵挂。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颈联“树影乍疑人侍侧,江流犹见道参前。”诗人由景生情,想象着在树影下有人陪伴,江水似乎在诉说着往事。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物赋予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往日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尾联“风尘已觉閒人少,得共閒时信有缘。”诗人感慨于世事的忙碌,感到闲暇之人越来越少。然而,在这忙碌之中,能够与友人相聚,共度闲暇时光,实属难得的缘分。这一联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情的深情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哀哉渔父性命轻,扁舟似叶泛沧瀛。
钓丝垂下收未尽,飓风乍起浪纵横。
月落天昏迷南北,冲涛触石饱鲵鲸;
是时正值岁除夜,家家聚首酣酒炙。
惟有渔父去不归,妻子终宵忧且讶;
元旦江头问归舟,方知覆溺葬东流。
二十馀舟百馀命,妻靠谁养子谁收!
人言岛上希杀掠,隔断胡马赖海若。
那料海若渐不仁,一年几度风波恶。
风波之恶可奈何,岛上渔父已无多。
犹忆十年前,粝饭足饱噍;
六、七年以来,但糜亦欢笑。
去年艰粒食,饥赖山薯疗;
今年薯也无,冷灶频断烧。
有田不得耕,耕熟复遭剽;
若望人解推,譬之瓠无窍。
举世尚武功,不闻需智调;
亦或饰文名,未解赏墨妙。
众方悦谐媚,而余孤且峭;
每怀杞人忧,持论中其要。
以此触忌讳,乏绝谁相吊!
今年既如此,明年可预料?
问余服未服,仰天头自掉。
群盗连山苦未平,几回痛哭募乡兵。
千金散尽供奔走,万劫逃来更死生。
请援无人空断指,倒戈有约误同盟。
昨朝骨肉今仇敌,如此人心绝可惊。
秋鹗翔千仞,不肯随众鸟;
杰士贵独立,落落出人表。
与其失之随,毋宁蹈其矫;龙、比伏斧刀,夷、齐甘饿?。
万古立人极,只以一矫了;
才非矫不生,节非矫不成。
管宁渡辽海,以矫全其清;
虞集卧东山,以矫全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