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阮籍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过去历史事件的怀念和反思。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这里诗人驾车来到魏国的都城,在那里面向南方眺望着古代名将关羽所建的吹台。吹台是古时用以观赏军队操练的地方,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箫管即古代的一种乐器,遗音则指余音绕梁。这里诗人提到箫管还能听见过去的声音,感叹梁王(即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刘备)仿佛还在人们的心中。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战争中的将士们只能吃到残羹冷炙的粮食,而有德行的人却能安居于荆棘丛生的荒野。这两句反映了战乱时期社会的艰难和文人墨客的高洁。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悲剧场景:人们还在欢乐地进行着歌舞,但是秦军已经又一次回来了。这象征着战争的不断重演和无尽的苦难。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夹林指的是被树木包围的地方,而朱宫则是用红漆涂饰的皇宫。这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历史沧桑,以及曾经繁华如今已成废墟的情景。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最后两句直接指出战争的失败和诗人自身的悲惨遭遇。华阳是古地名,可能指的是某次重要战役发生的地方。而"身竟为土灰"则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毁灭和消逝。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英雄落幕以及个人悲剧的深切感悟。
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葵麦迷烟处,问离巢孤燕,飞过谁家。故人为写深怨,空壁扫秋蛇。但醉上吴台,残阳草色归思赊。
吹笙池上道。为王孙重来,旋生芳草。
水石清寒,过半春犹自,燕沈莺悄。
稚柳阑干,晴荡漾、禁烟残照。
往事依然,争忍重听,怨红凄调。曲榭方亭初扫。
印藓迹双鸳,记穿林窈。
顿隔年华,似梦回花上,露晞平晓。
恨逐孤鸿,客又去、清明还到。
便鞚墙头归骑,青梅已老。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叹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飙。
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
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
紫皇宫阙罗高清,花虬玉凤围墉城。
长生曲奏升天行,神仙缥缈喧相迎。
栖真何必抛尘网,飙轮万里时来往。
张公结庐天台山,赤城霞起三千丈。
天子好道思崆峒,欲使亿兆归庬鸿。
凤台峨峨十二重,先生忽造明光宫。
无为清净化可守,能助羲轩致仁寿。
共羡乘蹻归洞宫,他日骑龙却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