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重扉掩,天秋夕气新。
风前初落叶,灯下未眠人。
直道其如命,无谋只任真。
忧心似衰草,惟待发阳春。
寂寂重扉掩,天秋夕气新。
风前初落叶,灯下未眠人。
直道其如命,无谋只任真。
忧心似衰草,惟待发阳春。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忧思。首联“寂寂重扉掩,天秋夕气新”以“寂寂”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点明时间是秋天的夜晚,空气清新,暗示着环境的清冷与诗人的思绪相契合。颔联“风前初落叶,灯下未眠人”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初落叶)和人物活动(未眠人),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不平静,落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未眠之人则可能是诗人自己,或是远方的朋友,寄托了对友情的思念。
颈联“直道其如命,无谋只任真”表达了诗人面对命运的态度,虽然直面现实,但又选择顺其自然,不做过多的规划与谋算,展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尾联“忧心似衰草,惟待发阳春”将诗人的忧虑比作衰败的草木,期待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希望与重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末文人特有的忧郁与超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黄木湾头古野亭,亭虚俯槛吞沧溟。
扶桑遥报日将起,洪轰海底鱼龙惊。
细濯咸池真皎洁,不比寻常乍明灭。
悠悠燠照遍垓埏,风檐蔀屋皆澄澈。
昔唐最重虞渊功,尘埃洗尽依旧红。
会得何须赤绳系,自有擎手回苍穹。
夸父邓林徒扰扰,鲁阳三舍应未了。
晋人见说寡君须,岂知线量终缥渺。
狂夫炙背献至尊,烈士曝书遗儿孙。
世事浮云祇如此,我爱古来铭浴盘。
亭去波罗犹咫尺,庙神相对遥相忆。
朝捧清光荡祲氛,暮绕馀辉江震击。
效灵宣秘护濠城,蛟腾凤舞黄河清。
果然羲驭寅宾旭,万国山河属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