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蓬莱拥翠寒,百年营取屋千间。
黄庭殿矗烟霞老,瀛屿堂幽日月閒。
水泛花阴藏辇路,墙分柳色护仙关。
林家梅冢陈家柏,万古流芳镇此山。
缥缈蓬莱拥翠寒,百年营取屋千间。
黄庭殿矗烟霞老,瀛屿堂幽日月閒。
水泛花阴藏辇路,墙分柳色护仙关。
林家梅冢陈家柏,万古流芳镇此山。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境——蓬莱,以及现实中的一座名胜孤山。诗人董嗣杲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将孤山比作蓬莱仙境,暗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缥缈蓬莱拥翠寒"一句,通过"缥缈"和"翠寒",展现出孤山如仙境般虚无而清冷的景象。
"百年营取屋千间"则暗指孤山上的建筑历经岁月沧桑,但依然庄重壮观,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黄庭殿矗烟霞老,瀛屿堂幽日月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孤山上的殿堂楼阁在烟霞笼罩下显得古老而静谧,日月在其间悠闲流转。
"水泛花阴藏辇路,墙分柳色护仙关"描绘了山中流水潺潺,花影婆娑,掩映着蜿蜒的小径,围墙内外绿柳环绕,仿佛守护着神秘的仙人之门。最后,"林家梅冢陈家柏,万古流芳镇此山",诗人以梅花和柏树象征孤山的永恒与高洁,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长久以来为孤山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孤山的细腻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
圃旱忧葵菫,农旱忧禾菽。
人各有所私,我旱忧松竹。
松乾竹焦死,眷眷在心目。
洒叶溉其根,汲水劳僮仆。
油云忽东起,凉雨凄相续。
似面洗垢尘,如头得膏沐。
千柯习习润,万叶欣欣绿。
千日浇灌功,不如一霢霂。
方知宰生灵,何异活草木。
所以圣与贤,同心调玉烛。
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
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
入耳澹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